今年春节黄金周,世界文化遗产——福建永定土楼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游客前往参观游览,福建土楼·永定景区客流呈现“井喷”。据统计,春节黄金周期间,永定县旅游接待人数达26.72万人次,同比增长20.7%;实现旅游总收入2.9亿元,同比增长19.6%。其中,土楼景区接待游客21.04万人次,同比增长26.7%,景区接待游客均占核定最佳日接待量100%以上。
据悉,2013年永定县接待国内外游客433万人,比增7.2%,实现旅游总收入31.8亿元、比增11.6%。
永定客家土楼旅游持续“井喷”,主要得益于该县上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的意识,始终围绕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这一目标,“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土楼旅游资源优势,抢抓发展机遇,用心擦亮土楼这块“金招牌”,不断做大做强土楼文章,大力发展旅游事业,带来了可喜成果。
守护篇:齐心护“宝” 亮点频现
永定地处福建西南部,是纯客家县,著名“土楼之乡”,境内有土楼23000多座。2008年7月以永定客家土楼为主体的福建土楼,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守护好土楼这份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在保护中科学开发利用,成为永定土楼人庄严的承诺和神圣的使命。
建章立制,规范土楼保护。近年来,永定县依据《文物保护法》、《福建省“福建土楼”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出台了《福建(永定)土楼保护管理规定》等四个规范性文件。广泛宣传保护客家土楼的重要意义和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开展“我为土楼保护管理献计策”等主题活动,编写客家土楼乡土教材,进学校,进课堂。土楼保护从娃娃抓起。楼里楼外,齐心护“宝”。
重在落实,精心呵护土楼。永定在福建省率先设立县级文物局,并设立福建土楼博物馆。文物普查成果丰硕,居全省第一,获得全国突出贡献集体奖。该县先后投入近2亿元,用于世界文化遗产“三群二楼”土楼的维修保护、环境整治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管理长效机制,实行福建(永定)土楼保护管理信息系统和动态监测机制,构建县、乡、村、楼四级土楼保护管理网络,土楼保护管理责任落实到乡、到村、到楼、到人;强化景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通往土楼景区公路沿线和景区第一重山、景区范围内的造林绿化和林相改造,创建与景区相协调的、优美的特色生态、农田、水利景观。
注重统筹,合力保护土楼。为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利用土楼世界遗产这一珍贵的旅游资源,该县协调处理好土楼旅游公司与景区乡镇、村及村民关系,明确各相关利益人的权利和义务,提高各方参与支持土楼旅游事业发展的积极性。此外,永定还采取“以奖代补”的政策,让部分从事商业活动的土楼居民恢复原来的生产生活,参与走古事、打新婚、迎春牛、作大福等民俗表演活动,让游客体验古朴的客家风情。
传承篇:文化舞动 异彩纷呈
客家文化是客家土楼的灵魂。
围绕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这一目标,永定县积极探索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以厚重文化为支撑,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了“看福建土楼,到客家永定”的品牌。文化舞动土楼异彩纷呈。
近年来,永定县先后推出在国内外颇具影响力的大型交响乐《土楼回响》、大型原生态客家风情歌舞集《土楼神韵》、歌剧《土楼》。三部客家戏先后登上国家大剧院并在海外及港澳台地区巡演,在海内外兴起“土楼旋风”。“文化土楼”成为土楼之外的别样风景。
犹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春节前后,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持续聚焦永定客家土楼,在海内外兴起一股“土楼热”。
2013年底,《2013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中央电视台隆重举行。永定客家土楼艺术团作为演出嘉宾,表演的客家风情歌舞《土楼神韵》之“天下客家”,向人们艺术地演绎了客家先民开基创业的如歌岁月,展示了永定客家土楼的人文历史和文化底蕴以及淳朴的民俗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