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金融危机中艰难走出,亲历单一出口经济带来的灾难后,祁县玻璃器皿企业开始寻求可持续之路
本报讯 (记者 岳晋峰)3月16日,太原市几十家旅行社受邀走进祁县红海玻璃有限公司进行参观,他们此行目的是参观当日成立的山西红海玻璃文化产业园,为“联姻”祁县玻璃工业做最后的考察。“祁县玻璃器皿地域性强,工艺独特,将其工业流程与乔家大院等旅游景区嫁接起来,可以实现双赢。”山西艺术家旅行社总经理马涛说。
祁县有着“玻璃器皿之都”的美誉,但产品主要出口海外,客户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南亚、中东、北非、欧美等地区,全县玻璃器皿产值占全省玻璃器皿总产值的54%,出口额占全国玻璃器皿出口总额的22%。玻璃器皿产品系列繁多,有高档酒具、水杯、蜡台、烟灰缸、风灯、玻璃工艺品、烟壶、香水瓶等,千余种花色品种,工艺独特,造型新颖。尤其是手绘及深加工制品,更集描金、喷色、刻花、酸洗、堆釉等工艺于一身,在国内独具特色,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然而,2008年的那场国际金融危机让祁县玻璃器皿企业感受到单一出口经济的弊端。出口受限,全县160多家玻璃器皿企业经过风暴侵袭后,只剩下60家左右。随着经济的回暖,祁县玻璃器皿产品再次走出国门,畅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清晰的伤疤让祁县玻璃器皿企业无法忘却伤痛,他们开始思考如何让企业走向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晋中市和祁县政府的带领下,祁县玻璃器皿企业开始瞄向了旅游产业。祁县是闻名海内外的晋商故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每年吸引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据悉,山西红海玻璃文化产业园项目总投资3亿元,该项目意在将全县工业产业优势与文化资源优势、旅游优势有机结合,让途经祁县的游客可以近距离参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玻璃手工吹制技术工艺,既丰富祁县旅游产品内容,又开拓国内外玻璃市场、增强玻璃产业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