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我们将不断丰富提升刘三姐文化旅游品牌内涵,打造广西宜州下枧河流域乡村生态旅游示范区,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努力形成跨县、跨市精品旅游线路,促进旅游产业提档升级,努力实现宜州旅游由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由过境游向目的地游转变,让“三姐故里,宜人之州”旅游名片闻名全国,走向世界。
论坛召开期间,记者采访了浙江省开化县委书记鲍秀英:
记者:从您刚刚的汇报当中,我们得知,“国家公园”已成为开化打造生态旅游城市的一张“金名片”。与西部地区的大江大河相比,开化建设“国家公园”的优势在哪里?
浙江省开化县委书记鲍秀英:开化作为东部发达地区、区域性水系源头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国家公园具有独特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优质的自然资源禀赋。开化地处钱塘江源头,是浙江的生命线、“华东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中国东部生物基因库、具有全球意义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和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的重要平台。①境内森林覆盖率达80.4%,拥有珍稀濒危国家保护植物26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34种,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均列全国前10名;②空气质量常年为优,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钱江源森林公园常年平均4500个以上,是全球负氧离子浓度最高的五个地区之一;③年均水资源量24.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全国的3.91倍、全省的3.93倍,地表水质常年达Ⅰ、Ⅱ类标准,出境断面水质280天以上保持在Ⅱ类水标准;④古田山自然保护区拥有全球保存最为完好的低海拔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汇丰与气候伙伴同行--中国区域性气候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古田山森林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研究站”等多项国际科研合作项目落户于此。
二是厚重的生态人文品质。开化人民自古崇尚绿色与生态,具有高度的生态自觉。县内至今仍保存着明、清时期竖立的风景林保护石碑18块,民间素有“杀猪禁伐、敬鱼”等传统,生态保护蔚然成风。连续32年坚持春节上班第一天植树造林,40多年来坚持落实绿化造林财政专项补助,坚持培育林业产业、严管森林资源以及禁砂禁渔等。开化人文底蕴丰厚。有马金古镇、霞山古村等物质文化遗产和苏庄草龙、平坑保苗节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和现代耀眼的根雕文化、茶艺文化、举重文化。
三是良好的现实环境基础。浙江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将开化重点生态功能区示范区试点列为近期突破的改革项目,并设立试点专项资金,建立与污染物排放总量、出境水水质、森林质量挂钩的财政奖惩机制,实行生态环境质量正向激励与反向倒扣的双重约束。衢州市委六届四次全会提出把开化建设国家公园作为衢州打造国家休闲区四项重点工作之首,对开化实施单列考核,取消了对开化的工业经济和GDP的考核,解除了后顾之忧。开化县也以县委全会报告和人大决定的方式固化了国家公园的战略模式,国家公园建设浓厚氛围,干劲十足。
记者: “国家公园”时代开化生态旅游的发展思路是什么、对开化的未来有什么愿景?
浙江省开化县委书记鲍秀英:围绕国家主体功能区和国家公园建设,我们坚持“生态为基础、文化为灵魂、旅游为引擎、改革为动力”的生态旅游发展理念,通过串点、连线、筑板块,以景点、路网构成旅游廊道,以各类特色主题公园群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1551”公园架构,最终实现全域公园化。“1551”的“1”即“一心”:以钱江源省级旅游度假区为核心;第一个“5”即“五条旅游走廊”:开化至黄山、淳安、玉山、婺源、衢州等周边著名景区1小时旅游走廊;第二个“5”即“五条精品线路”:源味山水线、民俗文化线、山地体验线、观光农业线、康体运动线等五条乡村休闲旅游线路;“1”即“十大主题公园”:根艺文化公园、龙顶茶文化园、森林博览园、花卉主题公园、动漫创意园、康体养生园、城市水景公园、红色公园、民居民俗公园、湿地公园等十个不同主题公园组成公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