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番创意,一番制作,一番评选,上海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日前落下帷幕。入围作品希望体现上海城市的特色,并激情洋溢地注入了时代精神———乐观,开放,机智,时尚,朝气蓬勃……
如果再进一步探究的话,或许也体现了上海人的性格与智慧———精致与实用并重,环保与创新同行,怀旧与趋新辉映。长期以来,上海的旅游纪念品一直经受着很多争议与压力,从这批作品中或许可以看到设计者纠正偏见与质疑、解读城市文化基因密码、为伟大城市赢得应有荣誉的努力。
摩登夹子,上海缩影
最后一轮评审结果出来,各位评委略感意外地发现,特等奖被三枚小小的夹子夺得———《摩登夹子》系列夹子三枚一组,分别以东方明珠、金茂大厦和环球金融大厦三幢标志性极强的地标性建筑为蓝本,进行了有限的变形与压缩,但小心翼翼地保留了它们的基本特征,又不弱化夹子的实用功能,然后在一个透明盒子里闪闪发光。我相信,这件作品一旦投放市场,售价不会太贵,是容易被旅游者选中,收入行囊之中带回,并分送亲友的。三枚夹子成了上海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的“形象代言人”,通过使用与收藏,可以将上海的文化影响力辐射到更远的边界。
其它的获奖作品也各有胜人之处,获得一等奖的一个筷搁,用金属做成了外白渡桥的桥体,它的标识性很强,让人看一眼就知道与那座百年老桥有关。而且它也是实用的,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想到上海这座开放城市,其实也是各帮派风味云集的美食都会。我在评审时遐想,外白渡桥在维修时,拆下一万多个铆钉,如果这件作品就采用废弃的铆钉,那就更有纪念意义了。
我还十分欣赏《情系石库门》环保矿渣八音盒。上海是最早引进八音盒这种“西洋玩意儿”的城市,它放在今天也许算不得新鲜,但这件作品添加了代表着上世纪初声光电时代的手摇唱机,盒身又刻出石库门的浮雕,大大增强了地域性与怀旧感。更值得肯定的是,它以矿渣为原材,经过精打细磨,显出玻璃钢质地的光滑细腻,实在惹人喜爱。废物利用,是应该鼓励的设计思路。
此外,实用性强的《畅游上海》手绘观光图(丝巾版)、《时尚上海》台历、《上海景点》刀具以及特别适合小朋友进行组合性二度创作的《石库门图章》等,都体现了开放心态与进取精神。
应摈弃写实性思维
当然,参赛作品并非都是完善之作,有些作品还没有跳出概念化、简单化的窠臼,创意含量不高、制作粗糙笨拙、幽默感不强、亲和力不足、时代感不明显等通病也是存在的。这也让我们认识到,设计创作出与时代精神相符,体现中国制造业与旅游业较高水平、特别是能够传承中国文化精髓的作品,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一定要通过学习、借鉴、积累和强大的创意注入才能达到新的境界。同时,全民美学教育与艺术鉴赏水平的提升,也是不可或缺的文化环境。
去年上海世博会其实也是一次国际旅游纪念品大展示,有志于旅游纪念品设计与推广的人士应该在那里接受了一次文化洗礼,并对本土旅游纪念品存在状况进行比对后会有所思考和收获。我们发现一些设计大国如意大利、法国、英国,他们带进世博会的旅游纪念品不仅体现了本国文化和地域特色,还温和地传递了一种地球村的概念。我们还可以发现,让游客爱不释手的纪念品,其实都充满了一种幽默感,在会心一笑中被我们牢牢记住。
笔者认为,要淡化旅游纪念品的经济价值,特别是堆砌贵重材料来显示尊贵的那种炫耀性消费,而要突现它的文化价值与传播作用。目前国内许多城市的旅游纪念品开发,将其作为一般商品来生产销售,短期收回投资并赢利成了一种惯性思维。同时,设计上也太多各种过于沉重的负载,往往局限于写实性、图示性及可解释性。希望有关部门对开发方进行引导,着眼长远利益和公共利益,进一步解放思想、开动脑筋,使旅游纪念品在传承文脉、推介城市与景点、展现人文精神与民族性格等方面担当可爱可亲的角色。(作者系上海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