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试验和生产基地“原子城”如今已成为国家级旅游胜地。
西海镇,这座坐落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高原小城,就兴建于中国制造出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的核武器研制基地遗址之上,如今已经成为一个拥有12000人口、占地4平方公里的旅游名镇。
“原国营二二一厂退役时,对曾污染过的热点设备和建(构)物进行了全面的清污处理,场地恢复了当地的草原风貌,只保留了一个放射性轻微污染物填埋坑,原国营二二一厂的辐射环境监测数据表明,该地辐射水平达到了国家无限制开放使用要求。”青海省辐射环境管理站站长王心明说。
历史的变迁
原国营二二一厂初建于1958年,1987年国家下令退役,并开始撤离职工,1993年通过国家验收,1995年正式同意海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驻地选址二二一厂总厂基地,并将其更名为西海镇。
1999年原二二一厂职工全部撤离后,该地正式移交青海省地方政府管理,将州政府所在地迁移至此,从而揭去了它神秘的面纱,成为百姓安居的小镇,该地也因它辉煌的过去而闻名国内外。
今天,距小镇8公里处仍有一个被称作“亚洲第一坑”的亚洲最大的放射性轻微污染物填埋坑。
王心明介绍说,当年二二一厂内放射性水平比较高的污染物,包括加工车间刮下的厚厚墙皮,全部封固处理以后,已经运往国家处置场进行处置,剩余的轻微污染物填埋在这里,其中包括口罩、手套等防护类用品,成为了亚洲最大的填埋坑。
该区域已被纳入国家重点辐射预警设施监测系统,每年国家划拨20万元的专项资金进行长期监护。目前设置7口专门的监测井,用于重点监测其地下水中核素的变化情况,同时进行周边空气、土壤、牧草、牛奶及动物样品的监测。海北州环保局也在此专门设立监测站,每季度定期向省环保厅汇报,其监测数据纳入了全国辐射环境国控监测网络。
已成国家4A级景区
这座曾经是军事禁区的小镇现在已经获得了许多荣誉称号:国家4A级景区、全国特色旅游名镇、全国卫生城镇、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以前这儿是非常严格的禁区,别说是人了,连只鸟飞进来都知道。现在的西海镇每年要接待80万游客。”海北州旅游局局长胡勇对记者说。
胡勇说:“过去的核武器基地现在已经变成了生活区、政府大楼、博物馆和旅游景点。不仅如此,还有许多风景名胜环绕着这个城镇,比如青海湖、祁连山和金银滩草原。”
当年的18个工作区在搬迁后重新划分为7个分厂,现在已经变为他用,其中一分厂变成了唐湖电厂,二分厂变成了射击场,三分厂成为电解铝厂,四分厂仍然扮演着热电厂的角色。
六分厂是当年的爆轰实验场,如今已成为旅游景点,距离青海湖仅20多公里。在距离爆轰场不足百米的地方,附近牧民的牛羊正在安逸地吃草,享受时光。“我们家祖祖辈辈都住在这里。”一位46岁的牧民东保对记者说。他曾经被二二一厂雇佣为后勤保障员,负责向职工供应牛羊肉、奶制品和皮革等。
“我的工资一直很好,70年代我一个月就有38块钱,80年代涨到两三百元。如今我放牧每年收入有四五万元。我的家人和牛羊都喝这里的水,吃这里的东西,我的生活一直很好。”东保说。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