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作为明代的治水关键地区,出现过许多治水名人。其中,民间水利专家白英最为著名。白英(1363~1419年),字节之,汶上县白家店人。据史书记载,他“博学有守,不求闻达,以耕稼为业”,为人正直,不慕名利,当地老百姓称他为“隐隐君子”。明朝初年,黄河决口,会通河被完全淤塞,不能通航。明永乐九年(1411年),济宁州同知潘叔正上书朝廷,要求疏通运河,明成祖采纳了他的意见,命工部尚书宋礼与刑部侍郎金纯、都督周长疏浚会通河。征发济、青、兖、东(昌)四府民夫15万人,外加登州、莱州1.5万人,共16.5万人疏浚会通河。七月底工成,但会通河仍然无水。这是由于蜀山至袁口为运河最高区段,元代以地势较低的济宁分水,北流不畅,水源不足,通航困难。宋礼重浚会通河时,因未吸收前人引水至济宁失败的教训,照循旧法,因此没能成功。宋礼因不解其因而焦急万分,于是“微服私访”,在汶上遇老人白英。老人,在明代是一种职役,他是十余名运河民夫的领班,不是指上了年纪的人。白英是当地人,还当过河工小头头,他深知当地农民遭受苛捐杂税、连年旱涝之灾的苦难,对运河的治理已苦心思索了很久。他对运河进行过勘察,对当地山水地形非常熟悉,思想上已经形成了一套治水的方略,感于宋礼“礼贤下士,治河心切”,主动向宋礼提出南旺地势最高是“水脊”,应在汶河戴村修坝,引汶河水至南旺再分水南北的建议。据《明史·宋礼传》载:“宋礼乃用汶上老人白英策,筑戴村坝,横亘五里,遏汶流”。“汇诸泉之水,尽出汶上至南旺,中分之为二道,南流接徐、沛者十之四,北流达临清者十之六。南旺地势高,决其水,南北皆注,所谓水脊也。”
宋礼按照白英的总体设计进行施工。首先,在东平县坎河口处的戴村附近筑坝拦水,遏汶水前行之路,然后在坝的上游南岸开挖一条长达40多公里的新河一小汶河,引汶水和附近诸泉沿走高地直达南旺。最后在汶运交汇的“T”字口筑砌一道300米长的石坝,中间迎汶急流处凿设一鱼嘴型“水拨刺”。又南自沽头北至临清相地置闸38座,以时蓄泄。汶水急流奔腾至坝下鱼嘴处,被拨刺一劈为二,使河水六分北流,四分南流,彻底解决了北段断流或水量不足的问题。白、宋治水成功后,明代每年运送漕粮常达三四百万石,比元朝增加了10倍左右,最高年份达500万石。
白英、宋礼设计兴建的戴村坝和南旺分水枢纽工程,历时九年,终于完成了开掘汶上段运河这一著名的水利工程。济宁境内会通河的治理及南旺分水工程的完成,使之河河相通,渠渠相连,湖湖相依,泉泉相映,汇成了一派巨大的水系网。其科学价值和技术水平当与李冰父子的都江堰相媲美,创造了中外水利工程史上的奇迹,影响深远,为世代所称誉。白英因劳累过度不幸呕血去世,终年56岁。白英治水,其工程恢弘壮观,巧夺天工,功绩卓著。当时作为主持“引汶济运”工程的宋礼礼贤下士,选贤任能,他向朝廷一再陈述白英老人的治水功绩,朝廷对白英给予了高度评价。明正德七年(1512年),白英被追封为“功漕神”,建祠于南旺宋公祠侧,以供后人春奉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