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语委牵头建设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征集会说纯正地方土话的人。恐怕谁也不会想到,在有2000多万人口的大上海,居然成了一件难事。在先行选拔的金山区,80%的报名者第一关就被筛选下来。全市选拔需要找出84位发音人,到月底才能揭晓,从目前的情形看来,很不乐观。
能讲地道上海话的人群越来越少,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今天的上海街头,沪语仍然算得上是和普通话并重、通用的一大语言类别,但你若想要从中听到从前那种糯软、细腻、富有吴语韵味的独特感觉,却多少会有些失望。上海的电台里,今天还保留着一些沪语节目,电视台的某些节目现场,本地嘉宾和主持人也时常会在普通话中间爆出几句上海话来,然而,纯正上海话“我”,多半已变成了悬空的“吾”或“偶”,太多的发音被简化、被吃掉,加上大量通用语汇加入,让上海话失去原有特点,变得粗糙、含混和生硬。上海的社区学校和教育机构早在多年前就开出了“沪语班”,对象是希望更快融入城市的新上海人,虽然与此同时,许多上海家长都在感叹,自家孩子要么不会讲上海话,要么讲得不标准。
在“地球村”时代里,要求上海这样人口流动性强的超大城市既要大力推广普通话、又要保持方言的纯正度,当然很有难度。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上海话直接联系着上海文化母体。保护沪语,要护卫和传承的,其实是作为中华文化内部重要一极的吴越文化的独特文明基因。没有这种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的厚实土壤作根基,中华文化的博大与丰富、生生不息的进化活力,都无从谈起。
懂得了多样性、差异化的重要性,才有这些年来“原生态”音乐、歌舞的登台大放异彩,才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整理,让许多原本已冷清凋敝的传统工艺和古老地域文化样式有了传承的新希望。而关注、研究和保护方言文化,国家语委牵头建设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征集地方方言发音人的举动,除了给未来的“语言考古”留一点比对的依据之外,恐怕也是要给“原生态”的方言文化、地域文明一个再认识的契机。
文明的进步,在于少狭隘、多选择。让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长大的新一代上海人多懂些上海的乡土历史,补补上海话的课,在今天是需要有意而为之的一件事。已有人大代表提议,在上海的中小学生中开设一节上海话课程,加强乡土教育。本地教育主管部门也已表示,要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为沪语的日常交流保留空间。期待着这样的“空间”能够落实。在此之前,关于上海话的保护,我们一直是讨论争议太多,做得太少。
越是变动迅猛的时代、地域,恐怕越需要有人为的努力,来保护文明传统基因的流失与变异,越需要有对于“我们从何处来到何处去”的乡土历史教育。而爱国家、爱民族的高远思想,要不抽象不空洞,也惟有从家园、乡音的教育入手。最独特的文化意韵,最熟悉的乡情,才是最坚韧的爱国主义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