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宁波不仅自然风光优美,而且人文荟萃、文风鼎盛,引起了很多中外游客的青睐。就让2011宁波最新版旅游攻略带你去看看宁波有哪些好玩的、好吃的,感受古文化与现代风格完美融合的这座旅游名城。
宁波历史悠久,是具有7000多年文明史的“河姆渡文化”的发祥地。唐代,宁波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与扬州、广州并称为中国三大对外贸易港口。如今,宁波不仅自然风光优美,而且人文荟萃、文风鼎盛,引起了很多中外游客的青睐。就让2011宁波最新版旅游攻略带你去看看宁波有哪些好玩的、好吃的,感受古文化与现代风格完美融合的这座旅游名城。
月湖美景,一种内心的宁静
玩
品人文古迹
宁波拥有众多文化古迹。位于余姚的河姆渡遗址发掘于1973年,为中国南方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灵山山腹中的保国寺,至今已有970多年历史,以其精湛绝伦的建筑工艺闻名。大殿前槽天花板上,还巧妙地安排了三个与整体结构有机衔接的镂空藻井,用天花板和藻井遮住了大殿的梁架,下面不容易看到,故被称为“无梁殿”,除建筑风格独特外,还有虫不蛀,鸟不入,蜘蛛不结网,灰尘不上梁之奇。
天一阁藏书楼名出汉郑玄《易经注》中“天一生水”一说,寓意以水制火,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此外,阿育王寺、天童寺、它山堰、镇海口海防遗址、上林湖越窑遗址、梁弄抗日根据地、慈城、前童古镇、梁祝文化公园等也是宁波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
赏自然风光
西靠四明山,东临东海,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宁波独特的自然风光。行李萧萧一担秋,浪头始得见渔舟。晓烟笼树鸦还集,碧水连天鸥自浮。这首诗就是史浩写的游东钱湖。东钱湖位于宁波市东侧,距市中心十五公里,是浙江省最大的内陆天然淡水湖。群山环抱,秀峰峥嵘,千姿百态;四周有七十二条溪汇流于湖 ,纵横贯注,素有“西子风光,太湖气魄”之称。拥有陶公钓矶、余相书楼、霞屿锁岚、二灵夕照、芦汀宿雁、白石仙枰、百步耸翠、上林晓钟、双虹落彩等“钱湖十景”。
月湖,位于宁波西南,开凿于唐贞观年间,宋元年间建成月湖十洲。南宋绍兴年间,广筑亭台楼阁,遍植四时花树,形成月湖上十洲胜景。宋元以来,月湖是浙东学术中心,是文人墨客憩息荟萃之地。唐代大诗人贺知章、北宋名臣王安石、南宋宰相史浩、宋代著名学者杨简、明末清初大史学家万斯同,这些风流人物,或隐居,或讲学,或为官,或著书,都在月湖留下不可磨灭的印痕。现为宁波市区最重要的历史文化保护区。
杭州湾湿地是中国八大咸水湿地之一,位于杭州湾跨海大桥附近,地理位置显要。湿地既包括广阔的滩涂,也包括大片的芦苇荡与荒草地,以良好的环境、丰富的食物,每年吸引了大量候鸟的光临,成为鸟类迁徙必经的中转站;同时,还有不少珍稀鸟类来这里繁殖、越冬。
松兰山、九峰山、九龙湖、五龙潭、南溪温泉、野鹤湫旅游风景区、浙东大峡谷等也是宁波有名的生态旅游景点。
宁波最著名的冰糖甲鱼
吃 让味蕾绽放的美食
宁波地处东海之滨,海鲜名闻内外,向以蒸、烤、炖制海鲜见长,别具特色,轻形式,重实味,鲜咸相兼,美味可口,宁波人昵称“下饭”。烹饪制作大都采取蒸、烩,特别讲究火候、刀功,极注重色、香、味。宁波十大名菜为冰糖甲鱼、剔骨锅烧河鳗、苔菜小方烤、雪菜大黄鱼、腐皮包黄鱼、网油包鹅肝、荷叶粉蒸肉、黄鱼海参羹、彩熘全黄鱼、炒鳝背。尤以冰糖甲鱼、锅烧河鳗为宁波传统名菜之最。
宁波十大名菜:冰糖甲鱼、锅烧河鳗、腐皮包黄鱼、苔菜小方烤、火臆金鸡、荷叶粉蒸肉、彩熘全黄鱼、网油包鹅肝、黄鱼鱼肚、苔菜拖黄鱼。
宁波十大名点:猪油汤团、龙凤金团、水晶油包、豆沙八宝饭、猪油洋酥块、三丝宴面、鲜肉小笼包子、烧卖、鲜肉馄饨、酒酿圆子等。
夜晚带着爱人去喝一杯咖啡,感受宁波的夜景
喝 “约会”十大咖啡店
逛完美景有点累了,那么就找个地方小憩一下喽。宁波有很多咖啡店,偶尔还会有电影放映与自娱自乐的讲座穿插其中,浪漫的美景下小酌一杯咖啡,给宁波之行增加一些分外的神秘和温馨。宁波咖啡店一览,带你品味不一样的浓郁。
里那里咖啡馆
地 址: 望京路218#
区 域: 海曙区
e家咖啡
地 址: 天一广场锲闸街140号
区 域: 海曙区
卡迪咖啡
地 址: 江东中山东路459号东海曙光大厦内
区 域: 江东区
名典咖啡语茶(雪花店)
地 址: 宁波市环城西路南段770号
区 域: 海曙区
江东新路易咖啡会馆
地 址: 江东中兴路589号
区 域: 江东区
海曙亚太咖啡厅
地 址: 海曙区广济街29号
区 域: 海曙区
圆缘园咖啡(宁波店)
地 址: 县学街111-1号 东渡路16号
区 域: 海曙区
两岸咖啡(影都店)
地 址: 海曙区江左街2号影都旁
区 域: 海曙区
交 通: 2 518 331
百世德咖啡会所
地 址: 宁波中山东路418#东方商业大厦1-2F
区 域: 江东区
宁波江东名典咖啡语茶
地 址: 宁波江东百丈东路43号
区 域: 江东区
宁波甬剧团表演
乐 听曲看戏岂不乐哉
甬剧:系由田头山歌、马灯调、唱新闻等滩簧类民间小戏、曲调演变而来。最初的演唱者为乡村的农民、工匠等手工业者,在庙会祭神、喜庆堂会时演唱,演唱的内容主要为新闻和民间生活故事,无表演动作,无乐器伴奏。1950年5月始正式定名为甬剧。甬剧擅演清装戏、近代戏、现代戏,表演细腻,语言、唱腔富有地方特色,内容适应市民的思想情趣,乡土气息浓郁。
姚剧:起源于清乾隆年间,由当地的农民、手工业者闲季组班演出,有“灯班”、“灯戏”、“串客”、“花鼓”、“鹦哥班”等称呼。光绪年间,部分艺人赴沪演出,受苏南等地剧种的影响,定名为“余姚滩簧”,其主要特点是表演朴实、粗犷、自然,动作来自生活,节奏轻快有力,对白用生活语言,杂以插科打诨。1953年,部分艺人组成“余姚滩簧小组”,1956年正式定名为“姚剧”。
宁海平调:始于明末清初。主要流传于宁海、象山、三门、天台、奉化一带。其唱腔特点、表演、伴奏手法近似新昌高腔,声调高亢而婉约,一唱众帮,对白以宁海书面官话为主,吐词文雅。原均为男演员,50年代后始有男女合演。剧目有近百之多,内容以反对封建礼教、除暴安良为主。
四明南词:是由民间小调发展而来,清道光年间进入鼎盛时期。一般以堂会形式进行演唱,弹唱时,多为三人一档,常用乐器以三弦、扬琴为主,伴以琵琶、二胡等。曲词有词调、赋调、正赋、平湖、紧平湖等五种,俗称“五柱头”。
宁波走书:又称犁铧文书、莲花文书。主要流传于宁波、舟山、台州一带。最早产生于佃工在农作时的一唱一和中,曲调和乐器十分简单。至清光绪年间,常用曲调发展到四平调、马头调、赋调等三种,俗称"老三门"。后来又伴以四弦胡琴、二胡、月琴、琵琶、三弦等乐器。其中四弦胡琴是走书音乐独具特色之处。同时,演唱形式也是由坐唱发展到表演,动作幅度较大,“宁波走书”也由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