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山东省考古所原所长张学海再次考察崮顶春秋墓发掘现场,认为墓主身份已经比较清楚,即莒国国君。墓葬的建成时间最早不会早于春秋晚期或者“春战之际”。这是山东周代(从西周到秦始皇统一全国)考古的重大发现,也是有关莒国考古的重大收获。
依据>>形似刘家店子春秋墓
省考古所原所长张学海首次到崮顶春秋墓考察是清明节期间,他当时根据青铜器露出的部分,认为是“莒国的墓”。22日,张学海再次考察古墓,进一步判定墓主的身份是莒国国君。
崮顶春秋墓残长28米,宽13.6米,显得比较狭长。此前,有专家认为,这可能与古墓葬建在狭长的崮顶有关,是当年建墓者因地制宜采取的措施。但张学海认为,1975年沂水县刘家店子出土的一处“莒公”墓葬,也是南北长东西宽,拥有南、北器物箱。而北边箱坑内,也同样发现大量的青铜乐器,如甬钟、鎛钟、钮钟等,也有两件錞于。
张学海表示,同为沂水县境内的两处墓葬,出土的青铜器很相似,造型较为一致,尤其是一些带有时代特征的陶罐,以及重要的青铜乐器錞于,为莒国或鲁东南春秋墓葬中所有。
另外,崮顶春秋墓和刘家店子春秋墓都有殉人,这也是一个共同的墓葬特点。这些统一的文化特征,足以证明崮顶春秋墓与刘家店子春秋墓同族或同国。“这个情况已经比较清楚。”张学海说。
目前,崮顶春秋墓墓室部分已经出土至少86件青铜器,有的是成组出现。另外,墓葬北侧的车马坑中,2号车车舆中载有鼎、鬲、敦三件青铜器。张学海判断,车马坑中出土的青铜器年代较前者早一些。北边箱中出土的青铜剑、箭头等,南边箱的鼎、鬲,制作时间可能到春秋晚期或者“春战之际”。而在考古中,同一墓葬中出土器物有早有晚是正常的。
根据考古常识,墓葬等的断代应该参照出现最晚的器物。因此,这处墓葬的建成时间最早不会早于春秋晚期或者“春战之际”。
释疑>>莒国国君墓距国都较远
通过再次深入考察,张学海坚定了墓主为莒国国君的判断。“身份一般的贵族墓有几个钟随葬就可以了,但崮顶春秋墓残存随葬车马达4辆,估计可能原有10辆。此外,还出现成组的乐器,如编钟、编鎛等,规格非常高。”
与中原国家实行华夏礼节不同的是,莒国实行“夷礼”,随葬的鼎不是大小有序,而是一般大,有自己的特点。
“古墓能修到崮顶本来就不简单,这得耗费多大的人力、物力。一般的城邑或地位低的统治者,根本没有这个力量。”张学海表示,自己已经看得比较清楚,这就是莒国国君的墓葬,年代在“春战之际”,没有什么疑问。
既然是莒国国君,为什么不葬在莒国国都,即现在莒县县城一带?张学海说,以往考古发现中,莒国国君的墓葬多是如此。譬如沂水县西南部院东头春秋莒国墓距离国都约40公里,莒南县大店春秋古墓约40公里。此次发现的崮顶春秋墓,距离莒国国都的直线距离为50公里左右,可见莒国国君墓离都城都比较远。因此,不能说隔得远就不是莒国国君的墓。
张学海介绍,沂水天上王城景区当时就是莒国的地盘。对齐鲁文明影响深远的鲁、莒两大古国地盘在此交错,因此这处墓葬的发现对于研究当时莒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情况具有重要意义。加之墓葬本身未被盗掘,比较完整,为研究周代历史,尤其是莒国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