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栋栋富有川东北民居特色的‘小洋楼’错落有致地镶嵌在青山绿水间;一条条蜿蜒的平坦地水泥村道四通八达……。”5月7日,四川省媒体采访团一行来到大巴山的每一个角落,首先映入眼帘是一排排漂亮的“巴山新居”,让记者们震撼的同时,纷纷感叹不已。
川东北民居特色的‘小洋楼’错落有致地镶嵌在青山绿水间。
“红区第一村”华丽亮相
“红区第一村”,由红军烈士陵园、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旧址群、王坪新村三部分组成。
去年7月,红军烈士陵园的修缮和中国“红区第一村”启动建设,其核心景区周围农户按自愿原则,在200米外通过科学选址按照500户标准高起点规划新建聚居。目前,已经有90户搬进新居。
走进巴中通江县王坪新村的“巴山新居”,记者看到,人字顶、白粉墙、小青瓦、木栏窗花、露天阳台的新居掩映在绿树丛中。通村水泥路直通农家小院,花花草草点缀在山野田间,新修建的村文化广场设施齐全……
每到一处,记者们都真切地感受到,“巴山大地的巨变,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46岁的村民王朝勇家是一楼一底的小别墅,在他家门口经过,他热情的招呼我们进去坐坐。他高兴地向记者说:“我家有155平方米,家里有5口人,两个孩子一个老人还有我们夫妻俩。以前我和我老婆都在上海的快递公司打工,现在新房子好了,不准备出去,就在家里开个副食店,家里条件好了,自己再干点事挣钱又能照顾好两个上学的娃娃。你们看现在这里环境又好又干净,住着也舒服。当时政府把房子都建好了,厕所、厨房都是现成的,我自己只花了4万多元,就把这个家装修的很漂亮了。”
据悉,巴中市实施“巴山新居”工程,既是贯彻落实四川省委奇葆书记“把新村建设放在首位”重要指示的战略部署,又是将现代文明与巴文化特色有机结合建设宜居宜业新家园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去年以来,巴中市委市政府把“巴山新居”工程作为新阶段扶贫攻坚的主要抓手,作为坚持“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核心内容来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有力地促进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巴山民居”。
整合优势资源 让老区群众脱贫致富
据介绍,巴中市强力推进的“巴山新居”工程建设,让150万群众住上了新房、奔向小康。“在‘巴山新居’工程建设中,巴中始终把产业培育作为核心战略,把增加脱贫致富‘造血’功能作为根本,把现代农业产业化作为扶贫的重要手段,立足绿色生态优势,结合产业园区建设,引导和支持群众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和特色林业,从而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巴中市委书记李刚说。
记者了解到,巴中市共有农村居民90.4万户,324万人。通过逐村逐户调查,综合分析自然环境、经济基础、人口流向等多种因素,对土坯房(危旧房)、避灾搬迁户、不宜人居的边远高寒山区移民户、沿路沿街形成的“夹皮沟”需迁建的农户四种类型共41.39万户、152万人优先建设“巴山新居”,迅速改善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环境条件,以此推动全域扶贫、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红区第一村”王坪村通过扩建红军烈士陵园、修缮保护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旧址群,找到发展突破口:从挖掘和建设红色文化入手打造红色旅游,带动相关特色产业及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产业发展。
通江县沙溪镇党委副书记王坪村副支书曾勇对记者说:“我们村现在建好了113户别墅,村里有1720人,九个村民小组,以前有800人外出打工,现在新房子建好后,有100多人已经回来了。过去村里年人均收入是4750元,现在,我们村开始发展旅游业农家乐、种植猕猴桃、茶业,形成三大产业后,以后出去打工的人会越来越少,预计到2015年,年人均收入将突破1万元”。
“红区第一村”里漂亮的民居楼。
记者看到,在王坪新村红心猕猴桃产业园内,20余名农民正忙着栽植猕猴桃树苗。放眼望去,猕猴桃产业园已见雏形。“目前已栽70亩、6000棵种苗,这里的土壤、气候等都适合发展猕猴桃产业。”项目负责人李育忠介绍。
王坪新村茶叶产业园已栽植茶叶树750亩。村支书王兆富介绍,余下的750亩茶叶树也将很快栽植完。3年内,王坪村靠猕猴桃、茶叶等产业的发展,人均收入可由目前的3600元增长到1万元,村民将彻底脱贫致富。
融入了“绿色、红色、现代”元素的王坪村巴山新居,从挖掘和建设红色文化入手打造红色旅游,带动相关特色产业及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产业发展,真正解决聚居点村民移得出、留得住、能致富的问题。一个红色与现代相融、人口集聚适度、产业支撑有力、功能设施齐备、管理科学民主的新型农村社区初见雏形。
据悉,通江县已建成12个聚居点,新启动6个聚居点,新规划7个聚居点,共计可聚居村民2400余户、聚集村民近1.5万人,村民聚居率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