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江村距宽甸县城140公里,距镇政府43公里,是宽北三面临江的一个小岛村。
6月4日下午,记者一踏入绿江村村口,迎面排排彩色农家大院广告牌十分抢眼,村路旁停泊的大小旅游车辆更让人感觉到这里不再是寂寞的边远小山村。
记者碰上从大连来此旅游的张惠君老人。老人说,她曾在宽甸教书12年,这片土地让她至今魂牵梦绕,于是和4位退休的姐妹结伴而来。 “在农家院已住3天了,这里的原生态景观太美了!”老人掩不住兴奋。
正在张罗修筑旅游路的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蔡庆海放下手中活,对记者打开话匣子——
“俺村是最先被定为穷困村的,2007年村里饥荒就有50万。主要原因是山高水深,人均耕地不足1亩,而且大多为水没地。2009年人均收入才1900元,许多农民弃走他乡。”
2007年,有位摄影爱好者种了一大片油菜花,目的是吸引摄影同行前来拍照。当他们把绿江风光发到互联网上后,意想不到的效应出现了,当年就吸引游客3000多人。
这个“意想不到”被村里发现后,立即扩大种植油菜。接下来的“意想不到”又在预料之中。2010年游客骤升到8000多人,2011年达到3万人。村民看到了商机,于是,大大小小的农家乐“忽如一夜梨花开”。“昨天一下子来了1000多人,现有农家乐还是安排不了。”
“以花为媒,今年县投入5万元,种植了200亩油菜,而且还差开时间分批下种,让美丽的花季延长。预计今年游客可达到6至7万人……”
书记做导游,把我们领上一片高处开阔地,一处“最美景观”出现在眼前:一泓江水如绸缎般铺在山间,岸边是连绵起伏绿茵般的草原,黄牛低头吃草或悠闲散步,山脚下数10座接待游人的“蒙古包”,让人仿佛置身内蒙古大草原。
绿江村确定以旅游促开发、以原生态乡村农业旅游为脱贫项目目标后,近两年扶贫、旅游、交通等部门加大帮扶力度,这个边远小山村发展的越来越好。如今,村里70%以上农业人口从传统农业转向旅游服务业,从事吃住玩一条龙的农家院、水上旅店达20多家。
一业兴百业盛。外来人流增加,也激活了绿江村的物流和信息流。以前卖不出或卖不上价的农产品,如今坐在家里不愁卖。“以前笨鸡、大榛子也就20元1公斤,如今40元1公斤还抢手。”
记者与一位经营蒙古包的村民聊了起来。小伙子称游客省内省外的都有,他的20个蒙古包从6月7日到11日已全部客满。
记者结束采访时获悉,市旅游局为这个村做出的总体规划已完成。未来的绿江村,有望成为鸭绿江山水旅游景观带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采访手记
昔日绿江村民守着最美山水却受穷,如今山高水阔成为生财的资源。何以“穷在山水,富亦在山水”?盖因思路决定出路。
绿江人思路转换,发展的天地和路子立时宽阔起来。他们扬长避短大力发展山水观光游和原生态农业景观游,使“宽北孤岛”70%的劳力转到旅游服务业。绿江村的思路和出路说明,“穿自己的鞋”走路,才能越走越宽阔。
本报记者 刘岩 刁庆峰
盘锦:绿江村油菜花“引爆”旅游热
时间:2012-06-24 20:10来源:丹东日报 www.yunhepan.com
上一篇:“枫叶之都 醉美本溪”精彩亮相北京旅博会
下一篇:莆田倾力保护传承莆仙剧 古老剧种曾获老舍盛赞
最新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