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印象
成都的老街是一道一道美丽的风景,每到春夏最是飘逸着树木的风姿,花果的清香。成都老城,以前就是指城墙以内,很多还是以花果树木命名的街道,尽管成都的拆迁翻新越来越彻底,但是走在仅存的一些不完整的老街上依然能够触摸到这座平民城市柔软的心跳。
浮游路线:华兴街(华星煎蛋面兔头)——华星上街(锦江剧场悦来茶楼布衣豆汤蛋烘糕)——布后街——慈惠堂街——康庄街——干槐树街——暑袜北一街(邮电局)——大墙东街——南顺城街——东顺城街——鼓楼南街(鼓楼清真寺)
华兴街的路上有开满了紫色花朵的泡桐树
那个时候华兴街的路上有开满了紫色花朵的泡桐树,空气里是清幽的甜香。
华兴街是一条和总府路相平行的背街,一边沾染了总府路的贵气高楼林立,另一边却是不少旧房子。华兴街的热闹有些世俗气,可以纵容人在那条街上撒野。身上如果只揣几枚硬币,也可以在这条街的各色店铺间穿梭自如,最后挑一家小店,叫上一碗面饱饱肚子。
华兴街的煎蛋面比较有名气,是附近公司的职员和逛街途中的体能加油站,3.5元-5元就能吃得很饱。成都著名的腌卤店“盘飧市”是一家始建于1925年的老店,老成都都知道。店里的鸭翅、鹅掌、猪尾巴等卤食是成都一绝,“开水白菜”也是这里的一道招牌菜。
街边小店
干槐树街直走,便是布后街了。街左边第一家是志诚商业高级职业学校,培养中专财会人才。西邻大成中学(今三中),其前身为亦属五老七贤的徐子休创办的孔圣堂,招收学子,尊孔读经,以对抗“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改为大成中学,课程仍设读经一科,校园内大成殿上仍供孔子牌位,不时集合全校师生三跪九叩,煞是好看。又西邻成都大戏院,演出川剧,再西邻多家宅院的后墙,墙上爬满青藤。
绿意盎然
布后街到尽头,临十字口。若直走,便是慈惠堂街。虽不在线上,但应知悉街右边一大宅,门上挂金字匾“慈惠堂”,原雌官办慈善机构,民国改为民办,1923年公推五老七贤之一的尹仲锡任总理。此后,慈惠堂办火柴厂,产品行销全省。又办义学、盲童教养所、女婴教养所、贫民借贷所、孤穷子弟教养所。赈济与生产相结合,加以公私捐款,致使堂产日增,有田万亩,房二百间。赈苦济贫数千人,确见实效。尹仲锡管慈惠堂,成绩卓著。任职期间,又与徐子休、曾奂如等联名上书刘湘,请求禁止汽车如城,理由竟是“汽车隆隆其声,巍巍其状”“一般风烛残年之人异常胆小”云云,所以也被视为五老七贤之保守者。 在成都的日子,心中没有那种对未知的激动和渴望,就象去看望一个老朋友,不断闪现的景物依然能够勾起不是这里便是那里的零星记忆。
青瓦房
站在布后街西端,左拐是梓潼桥正街。千年前的唐代,此街是一条河。河床出产优质金刚砂,可以解剖玉,故名解玉溪。河水是从西北城角水洞子入城的,流经通顺桥街、西玉龙街、玉带桥街、玉沙街、东玉龙街、桂王桥街,蜿蜒流到此地,仍向东南流去。又经东锦江街,流过大慈寺南门前,从老东门水洞子出城去。有河便有桥,此地曾有的那座桥东西向。桥西是今梓潼桥西街,桥东在今四川日报社内。
古老的邮局
暑袜街上“邮政局”,曾被人亲切地称为老局房,如今又焕发了青春。门楼上“邮电局”三个大字映在古朴的外墙上面给人一种标新立异的感觉。原来对面的暑袜街邮局搬了过来。这样的建筑利用不仅保护了老局房的风貌,又能使传统建筑文化得以很好的传承。
老建筑
从这里穿过,他看上去就是有些破旧的楼房,第一眼给人的印象似乎是个烂尾楼,但从建筑风格上,能一下子看出它是老古董。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12月24日,成都设立了第一个国家邮政局,当时被称为“大清邮政成都分局”,而邮政局的指挥中心就设在暑袜北一街。就在新邮政大楼修建之前,成都邮政总局的局房曾两度被大火焚毁,而正是这两场大火催生了这座新邮政大楼。
花园中的植物
大墙东街,这是一条东西向的小街.青砖黑瓦土木结构,是典型的川西民居风格。大墙东街的位子可谓是成都中心的中心,向南隔着一条中山街就是劳动人民文化宫,前些年每年都有美食节在里面举办;向西跨过一条顺城街就是成都市体育中心,以前是四川全兴对的主场,现在每年春节前都有年货购物节;向东穿过太升南路,走过蜀袜街就是繁华商业中心的总府路。
在鳞次栉比的成都市中心,人来人往的春熙路、总府路不远处,转过一个弯,有一条“南顺城街”,那里有微斜的竹椅,镂空的暗红窗棂,还有参差不齐的黛瓦……
悠闲的成都人
顺着总府路往东走,过了大慈寺后第一个路口往右拐,就是“东顺城南街”,老成都们叫它“南顺城街”。这里的老房子只有寥寥30余户,如果是赶路程,用不了1分钟便可走完整条街,但想要细细品味个中滋味,恐怕几个小时也不够用——砖红色的店铺板板,随风飘荡的面铺幌子,还有已经歪斜的梁柱……
古寺庙
成都鼓楼南街清真寺礼拜殿是四川年代最久的伊斯兰教建筑之一,在成都地区现存十余座清真寺礼拜殿中制度最完备、构筑最精巧的一座。它标志着清初伊斯兰教建筑在成都蓬勃发展的兴盛面貌。
清真寺建筑群原由大门、牌坊、邦克楼、水房、讲堂、礼拜堂等建筑组成。整个寺院座西朝东,大门临街。该寺早年在成都市伊斯兰界曾辉煌一时,这一点从早年成都回民中流传的顺口溜“坛坛罐罐鼓楼寺,热热闹闹皇城寺”中可见一斑。1941年7月27日,该寺的木质牌坊、重檐六角亭的邦克楼、右厢房等建筑被日军飞机炸毁。1966年后,几十户汉族居民搬入寺院居住,礼拜殿曾作过某单位办公室和仓库之用,廊道则改为居民住房和某小工厂加工车间。寺院除礼拜殿外的建筑已面目全非,全都改成了居民住房,同时在院内又新建了…
在成都的日子,心中没有那种对未知的激动和渴望,就象去看望一个老朋友,不断闪现的景物依然能够勾起不是这里便是那里的零星记忆。
如果确实爱这里,还是去买一本成都老街的前世今生好好读一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