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业需要朝着更规范的方向发展,设立一个全国性的节日,应该可以促进旅游市场的规范化,而外出旅游的老百姓也可以多多受益。”听到5月19日被确立为中国国家旅游日的消息后,从事导游工作的朱南说。
在朱南看来,中国旅游业已经进入了百姓休闲旅游的时代,国内很多景区的标准化建设已经做得不错了,但在宣传上依然不能够满足国内外游客的需求,国家旅游日的设立,对于加大国内景区的宣传力度将起到重要作用。
休闲旅游已成主流
根据国际惯例,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进入国内旅游的增长期,以观光型游客为主;当人均GDP达2000-3000美元时旅游形态开始向休闲旅游转化,进入出国旅游的增长期;当人均GDP达到3000-5000美元时,旅游形态开始向度假升级;5000美元以上开始向成熟的度假经济时期过渡。据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资料显示,2009年我国人均GDP世界排名第100位,已达到3678美元。
朱南认为,依据这个标准,我们已经进入休闲旅游向度假升级的阶段,而百姓休闲健身游已成为主要出游方式。休闲旅游和普通的旅游是存在区别的,朱南告诉记者,我们通常所说的旅游,是指以历史文化、自然景物为依托的观光游览;而休闲旅游,则是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设施为条件,以特定的文化景观和服务项目为内容,以休闲为主要目的,为离开定居地而到异乡他国作一定时期的游览、娱乐、观光和休息。
热爱旅行的公司白领蔡灵利用年假和朋友到山清水秀的蜀南竹海旅行,她告诉记者,最喜欢到世外桃源般的环境中让自己的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而自己的收入也允许这样做。蔡灵表示,身边朋友、家人选择出游都已经不再是贪图便宜而选择跟旅行团出游,“便宜没好货,选择便宜的团队,到了目的地还是要变着法地收钱”,即使跟团出游,大家也会选择价格较高的团队,“比较贵的团品质还是有保证的,至少团员的素质都比较高,玩的会比较舒心。”蔡灵说。
国际休闲产业协会常务理事、国际著名分时度假营销专家特伦斯·布留沃先生认为,在旅游发展方面,中国是一个增长引擎,有很强的动力,可以在国内创造更多的效益。他说:“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让海外游客给中国带来资金,旅游业的发展可带来更多的海外收入,同时,现在大学生就业不太乐观,休闲产业的发展,可以为年轻人带来更多的工作机会。”
中国旅游日的确立意味着更多的责任
作为最早倡议设立“中国旅游日”的中国百强县宁海县委书记,王剑侯认为,中国旅游日的确立对宁海不仅意味着机遇,更意味着责任。“这种责任就是如何更好地保护好宁海的生态环境,把宁海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宁海县在五年内将投资11亿元做好大森林大景区的建设与规划管理工作,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长三角区域生态休闲旅游城市”,王剑侯向记者介绍说:“‘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这是我们的规划和畅想,也是放大我县生态优势,发展生态休闲产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
据了解,宁海将在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开发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加大景区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力度,把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建设与文化旅游带建设串联起来,通过提升风景名胜区管理水平,提高景区的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宁海文化旅游、休闲旅游产业整体层次的提升,拉动宁海休闲旅游产业经济增长。
旅游需要平和的心态
“有很多旅行探险家和徐霞客一样,开始旅行的目的都是很单纯的,但到了一定阶段,对旅游的认识就发生了变化,于是,旅游有了更高的定位。就像是由普通的旅游转向休闲游、度假游一样。”著名的漂流探险家冯春这样告诉记者。
“第三届中国当代徐霞客”荣誉获得者冯春表示,自己当初开始漂流的目的也非常单纯,就是为了赶在美国人之前漂流自己的母亲河长江,“1986年的长江漂流是非常偶然的事情,是受历史背景所影响,但就是那么一次影响,我们共同漂流的人一直走到今天,很多人都因为漂流,加强了对保护母亲河的认识,开始全身心投入环保的行列。”
设立中国国家旅游日,在冯春看来,充分表现了国家对旅游的重视,有了更高的定位,旅游走向休闲游、度假游,那么探险也会成为一种选择。他表示,目前不管是休闲游还是探险游都有了很好的群众基础,在旅游的设备和装备上都已经能够与国际接轨,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正确引导游客保护自己,每年都还有很多游客在旅途中发生事故。景区的公安、武警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营救游客,这也是一种浪费。
旅游的品质也取决于游客的心态,休闲旅游已能被我国一般的中等收入阶层和一部分工薪阶层所接受,不仅青年人接受,老年人也接受,其客源市场呈现出大众化和多元化的趋向。但不管是哪个年龄阶段的出游,冯春坦言,游客一定要有平和的心态。“我们应在旅游过程中寻求快乐,而不是遇到危险,要引起别人的关注。有人认为出去不遇到点危险就不吸引眼球,我们应该倡导健康的发展平平安安的出游。”
冯春认为,游客在出发之前应该做好各方面准备,包括组织上的准备,个人意志力的准备,旅游装备的准备。一个活动没有一个人受伤,没有出现一点事故,这才是最成功的,媒体也应该往这方面引导。
休闲旅游要依托规范的市场
设立国家旅游日,是我国旅游产业逐渐成熟的标志,旅游业内资深人士郑先生告诉记者,国际上有世界旅游日,这个节日给旅游宣传提供了机会,引起了人们对旅游的重视,促进各国在旅游领域的合作。
虽然和国际上的交流日益增多,但郑先生深刻感受到中国人的旅游习惯与西方人相比仍存在很大差别,“这些差别不完全是市场性的,还有一些是政治性、社会性的问题。”比如中国人赴欧洲旅游,比较多的是团队游,因为这样可以很便利的办到团体签证,而如果要个人游或自驾游,就需要拿到个别签证,这是比较难的。
“咱们国内与国外有较大不同的是游客计划出游的习惯。国外经常是在3个月前就把3个月后要去的地点给定了,环环相扣,定了之后他就把预付定金也付了。但咱们国家游客还没到这样的消费习惯。”在郑先生看来,旅游市场在不断成熟的同时,还要培养旅游消费的习惯,国内游客至少可以在行程上多样化,提早做出行计划。
公务员张晓磊是一名旅游爱好者,他认为,休闲旅游的发展首先要有一个规范的市场。对此,他提出建议,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旅游景点的管理,下大力气整治旅游景点周边坑害旅游者的黑旅馆、黑商铺、黑导游,一经投诉,即实行重罚。或者建立国家级的在线曝光台,某个景点如有坑害消费者的事件发生,经查属实,在线曝光,督促当地政府加强旅游景点的管理。
张晓磊表示,加入自助游团队旅游已经成为我国很多年轻人出门旅游的主要方式,但是由于国家尚未对此种旅行方式进行专门的立法和规范,导致发生事故后,参团人员维权困难。去年5月3日,北京驴友“祥瑞”组织的一自助游团队乘坐的大客车在返京途中行至山西境内时,与一辆大货车发生碰撞。事故造成3名驴友当场死亡、一名驴友重伤,而这名重伤者在随后的抢救过程中死亡。事故还造成30多名驴友受伤。而在这些事故的处理中,由于驴友不是参加的正规的旅行团,只能以交通事故的缘由,向肇事司机索赔,而无法追究组团者的责任。他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引导和管理,规范自助游团队出行中领队和团员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