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记者从绵竹市文广局获悉,我省第三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目前已经进入公示期,此次新确定的名单中,绵竹年画村榜上有名。
若顺利成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不论对于绵竹年画村的品牌建设还是对其旅游业的推动,乃至整个绵竹的文化产业发展,都有着不言而喻的促进作用。这个机遇,绵竹年画村等了十年。
震出来的“城市名片”
很少有人知道,地震后以文化传承和产业崛起姿态呈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绵竹人不屈精神的 “绵竹年画村”其实已经存在十年之久。
一直以来,绵竹都很清楚,找到城市的文化根源并将其传承下去,是提高城市品质和品位的有效途径。2000年初,绵竹年画这门濒临灭绝的古老技艺重新进入绵竹人的视野,成为绵竹文化的主要代表,由此衍生出了每年一届的“绵竹年画节”,每逢此时皆举 “市”欢腾。
然而,连年参与年画节举办的工作人员却看出了热闹氛围背后一个清冷的现实,“这是一场绵竹市民的自娱自乐。”节会办得热闹,但止于市内,“资金投入有限以及欠缺先进的发展理念等,是造成绵竹年画没有成为绵竹对外‘城市名片’的主要原因。”依绵竹年画地缘源起而建的绵竹年画村只能利用有限的资源,在继承和保护年画产业方面做力所能及的工作。
转折发生在地震以后。灾后重建中,援建资金的注入和江苏的先进理念给绵竹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上百位专职画匠、上千个从业人员每年创造几千万的销售额,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大胆创新品种,许多产品不但进入收藏、研究领域,更多的作为礼品和实用品进入消费市场,远销欧美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绵竹年画节也拓开了自己的新天地。今年1月26日,第十届绵竹年画节首次被冠以“中国年画节”的称谓,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苏州桃花坞、四川绵竹四大年画传习者、研究专家济济一堂,纵论新绵竹的年画产业发展。
“小年画”自谋“大发展”
进入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公示,绵竹市孝德镇副镇长严勇顾不上高兴。眼下他考虑得更多的,是年画村今后的发展如何与 “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内涵相匹配。
在此之前,绵竹年画村正在着手打造“民俗文化产业园”,早已踏上了自谋发展的道路。据了解,这个产业园将展示中国四大年画,并集绵竹年画的制作、展示和销售于一体,结合乡村旅游、观光农业等打造商务酒店、休闲娱乐设施等相关配套,以消费的形式拉动地方经济。
产业园以绵竹年画村景区为基础,此前建设资金已投入15亿元。今年7月又迎来突破性进展:7月29日,绵竹市与绵竹瑞丰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 “中国年画古镇”项目,将用3到5年时间,斥资16亿元打造中国绵竹年画古镇。规划建设项目内容包括年画书画院、文化祠堂、风情商业区、田园养生区、艺术创意基地、年画主题酒店、酒文化长廊等。
为了更好地发展年画产业,绵竹市展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也应运而生。该公司主要对年画村景区进行日常经营和管理,对农、林、牧、渔、文化、餐饮住宿、房地产业、娱乐业、建筑业进行投资。“培育市场,做强产业才是绵竹年画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计。”绵竹年画博物馆馆长胡光葵介绍,下一步,绵竹年画产业计划与动漫产业“联姻”,进一步创新产品形式,适应消费者需求。
“示范”需要更多内涵
今年8月,占地300多平方米的“绵竹年画超市”在绵竹年画村开张营业,销售木雕车挂、小香囊、邮票镇纸等以绵竹年画为基础开发的各种产品。“超市的形式可以方便游客随意选购。”这也是绵竹第一家年画超市。
在严勇看来,绵竹年画在古老技艺的传承,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及功能创新等方面已经不成问题,关键在于如何将自己推广出去。“之前试过和当地酒厂合作,将绵竹年画印上包装。但并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严勇认为,绵竹年画需要一个标志性的形象来帮助自己推广。然而,由于年画本身的历史渊源很难用一个简单的符号进行表达,用什么形象来代表绵竹年画还在研究当中。
计划“走出去”的同时,也在“引进来”。绵竹市先后与斐贝集团、大乘公司等签订了忠孝文化产业园、四川文学游学体验园、日月潭度假村、大乘寺等一系列项目;为拓宽渠道,年画村还引进了3家较大的文化公司,为绵竹年画搭建起了网络销售平台。
一大批特色农家乐的应运而生,也让年画村在群众增收致富乃至城乡一体化中起到示范作用。“首要目标是让当地老百姓增收致富,最终是产业要做大做强。”严勇设想,以后年画村将作为一个示范基地存在,生产年画的工厂则建在其他地方对地方经济形成支柱,“这才是真正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