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北京将如何挖掘旅游业对投资、消费和服务贸易的拉动作用,努力提升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贡献,且看——
融合社会资源
1月1日,天安门观礼台首次向游客开放。以此为标志,从今年开始,北京市有关管理机构、事业单位、企业等将逐步设立旅游开放日,向社会开放、供游人参观。
社会资源是北京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文物资源之后开发的第三大旅游资源。它的旅游开发,不仅有利于旅游产业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增进公众对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工作的了解和理解。北京市旅游委主任鲁勇说,下一步,还将重点推动在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中注入旅游元素。
与此同时,拓展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已经成为北京旅游的新亮点。京郊游、工业游、科技游、休闲游……多元化的旅游方式正在成为人们的出行选择,例如延庆县正在构建“花卉种植与加工、旅游景观、民俗旅游”相融合的三大产业链条,石景山区研究制定《石景山数字动漫娱乐区总体策划与项目实施方案》,希望通过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推动石景山旅游产业功能区实现由传统制造功能向现代服务功能全面转变。
优化旅游结构
对于首都北京来说,旅游业不应简单地停留在人数、规模的传统统计方式上,而应该拿人均消费额来衡量。因此,“十二五”初期,北京市提出了打造“国际活动聚集之都”的理念,催生了北京新的选择——高端旅游。
所谓高端旅游并不是说消费更高,以前花1000元游北京,现在花1万元游北京。高端旅游也并非就旅游说旅游,而是一个能够串起多产业的主线,从而形成一个有序的产业链。在这个链条上,融汇了会展业、高端餐饮业、高端酒店业、特色旅游、高端购物、高端娱乐……
“高端旅游群体一般是各个领域的行业精英,他们游历北京之后,也将给北京带来更多的潜在商业机会。”一位旅游界资深专家说,北京将高端旅游作为“杠杆”,来撬动交通、会展、餐饮、住宿、通信、广告等产业的发展,给这个城市注入新的动能,使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实现百川汇海。
目前,鼓励开发北京高端旅游资源的《指导意见》和《实施细则》已经颁布实施,这标志着北京开拓商务会展、专题旅游、休闲度假、特种旅游等高端旅游产业已加速扬帆起航。
培育消费亮点
每年到北京旅游的游客数以亿计,他们会从北京买些什么带回家?北京百姓去外地送朋友亲戚什么礼物好?这些问题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
北京近几年的旅游商品消费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以2009年为例,当年北京景区旅游购物收入仅占总收入的2%。高速增长的来京旅游人数与相对较低的人均消费水平的矛盾,成为北京旅游无法回避的现实。
今年,游客来到北京会发现新的惊喜。围绕“必购、必看、必吃”等消费重点,“北京礼物”旅游商品实施市场化运作已经全面起步,一批“北京礼物”、上百家“北京礼物”专营店将出现在景区景点和重要的旅游热点地区。
在此基础上,北京市旅游委还从吃、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入手,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项目支撑等多项措施,鼓励和引导全社会资本积极投入旅游商品的研发、市场开拓和其他旅游消费类项目。16个饱含传统“京味儿”的旅游驻场演出剧目已经推向社会,今年包括《鸟巢·吸引》在内的一批新的旅游驻场演出将适时面向旅游者。在10家体现北京饮食特色的“北京旅游特色餐厅”开张的基础上,近期又将有20家挂牌迎客。今年春节以“吃在北京”为主题的北京旅游美食体验活动即将启动,百种旅游美食带回家、500家名店旅游美食年夜饭将推出。12家中医文化旅游示范基地、21家北京特色旅游民居项目——“北京人家”和一批北京旅游特色街巷也在打造之中。
同时,北京市正在筹建近800个旅游产业项目,投资金额约3000亿元,探索建立大型旅游设施、旅游装备、旅游商品等旅游高端制造业建设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