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亚欧大陆桥东段,洛阳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七大古都之一。
如果去"九朝古都"洛阳,人们大都会向你介绍"洛阳三绝":洛阳水席、洛阳牡丹、龙门石窟。但文化底蕴深厚的洛阳,并非只有这三绝值得你去体验......游览洛阳,请先了解这个城市千年的历史,再展开你的行程吧!
背景资料: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亚欧大陆桥东段,洛阳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七大古都之一。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横跨黄河中游两岸, "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称,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古称豫州。有3000多年的文明史。城市的兴起距今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起,先后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自古以来,这里墨客骚人云集,因此有“诗都”之称,牡丹香气四溢,又有“花都”的美誉。
洛阳地处中原,山川纵横,西依秦岭,出函谷是关中秦川;东临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黄河之险;南望伏牛,有宛叶之饶,"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所以自古以来洛阳既是兵家的必争之地,也自然成了历代帝王建都筑城的理想场所。
洛阳历史悠久,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是中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古都。历史上曾先后6次进入世界大城市之列,从商周到隋唐时期,洛阳曾是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与欧洲、北非和亚洲各国有着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广泛交流。
洛阳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53处,市县级650余处。 龙门石窟是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被誉为"释源"、"祖庭";北部邙山有东周以来诸皇陵形成的我国最大的古墓葬群,已出土的40余万件极珍贵的文物,并建成目前世界上第一座古墓博物馆。洛阳周围有龙峪湾、白云山、花果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等。
洛 阳 八 大 景
□ 龙门山色龙门,古称伊阙,隋唐以后始称“龙门”。这里两山夹峙,形若门阙,伊水流经其中,宛如一条长龙穿门而过。白居易曾说“洛阳西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因而“龙门山色”很早被誉为洛阳八大景之首。
□ 马寺钟声马寺钟声是洛阳八大景的另一景。白马寺到了北魏、唐、宋时代,因为佛教极盛,寺院殿堂巍峨,曾有僧众千余名,僧人们每天早晚按时上殿诵经。每当月白风清之夜,晨曦初露之时,殿内击磬撞钟佛诵,钟声悠扬飘荡,远闻数里,听之使人心旷神怡。到了明代,寺内有口大铁钟,重约5000余斤,钟声特别洪亮。据传这口钟与洛阳东大街钟楼上的一口钟音律一致,可以共鸣。人们往往在听到白马寺钟声的同时,紧接着洛阳城钟楼上的钟也响了,民间流传着“东边撞钟西边响,西边撞钟东边鸣”的佳话。因此,马寺钟声被誉为洛阳八大景之一。
□ 金谷春晴金谷园,是西晋石崇的别墅,遗址在今洛阳老城东北七里处的金谷洞内。石崇是有名的大富翁。他因与贵族大地主王恺争富,修筑了金谷别墅,即称“金谷园”。园随地势高低筑台凿池。园内清溪萦回,水声潺潺。石崇因山形水势,筑园建馆,挖湖开塘,周围几十里内,楼榭亭阁,高下错落,金谷水萦绕穿流其间,鸟鸣幽村,鱼跃荷塘。石崇用绢绸子针,铜铁器等派人去南海群岛换回珍珠、玛瑙、琥珀犀角、象牙等贵重物品,把园内的屋宇装饰得金碧辉煌,宛如宫殿。金谷园的景色一直被人们传诵。每当阳春三月,风和日暖的时候,桃花灼灼、柳丝袅袅,楼阁亭树交辉掩映,蝴蝶翩跃飞舞于花间;小鸟啁啾,对语枝头。所以人们把“金谷春晴”誉为洛阳八大景之一。
□ 邙山晚眺邙山又名平逢山,太平山,郏山。它像一条长龙蜿蜒横卧洛阳之北,东西横旦数百里,海拔约250米,如同洛阳的天然屏障。俗话说“生在苏杭,葬在北邙”,古人把气势雄伟,土质深厚的北邙当作死后长眠的好地方。孟津新庄村附近古冢林立,这就是东汉诸陵和王公大臣们的墓葬区。每当春天清明时节和秋高气爽的重九(农历九月九),成群结队的男女都要踏青登高远望。特别是城北的翠云峰,唐宋时代古木森列,苍翠如云,是人们登高游玩的圣地。每当夕阳西下,暮色茫茫,万盏华灯初上,万户炊烟袅袅,站在峰顶观看山下高大的城郭,雄伟的宫阙,宽广的园囿,富丽堂皇的楼阁,十分壮观。这就是洛阳八大景之一的“邙山晚眺”的写照。
□天津桥,在洛阳桥东100米处,古时用铁索连起无数大船而形成的一座浮桥。建于隋炀帝大邺元年(公元605年),后来,被隋末农民起义军烧掉,到唐代,才改建为石桥就,隋唐城周围五十余里,人口百余万。洛河自西向东穿城而过,天津桥横跨其上,北与皇城的南门、端门相应,南与长达“七里一百三十步”“街宽百步”的定鼎门大街相接,为都城南北之通衢。每当凌晨时分,晓月还挂在天空,天津桥上的行人就熙熙攘攘车马如流了,无怪乎唐代诗人列希夷写道“马声回合青云外,人影动摇绿波里”,真是写景如画。天津晓月历来被称为洛阳八大景之一,因此唐宋诗人有不少歌咏天津晓月的诗篇。可惜自宋以后,历经五百余年的战火,天津桥被破坏了。
□ 洛浦秋风洛河,自隋唐直至北宋五百余年,经过千百万劳动人民的治理,既有舟楫之便,又有风景之胜。那时的洛河,桃李夹岸,杨柳成荫,长桥卧波,一年四季风景如画。特别是“金风消夏”“半月横秋”的时节,更是充满诗情画意。千余年来,洛宾景色便使许多诗人留连忘返。早在三国时,曹子建说他在河畔遇到一位神女,他就借题发挥写了一篇《洛神赋》。号称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麟、骆宾王曾徘徊洛宾,不忍离去。唐高宗时,上官仪循着河堤,缓辔咏诗,洛宾景色之佳,可以想见。
□ 平泉朝游在洛阳城南30里,龙门西边的山脚下,有个梁家屯村。这里山峦环抱,林木掩映,泉水源口,清溪萦回,这就是唐武帝时宰相李德裕的别墅椘郊易
□ 铜驼暮雨“铜驼暮雨”是洛阳八大景的最后一景。城东关外的中通巷,隋、唐、宋时叫“铜驼陌”,它位于隋唐城的城东北隅,当时国际贸易市场叫“丰都市”一带。它西傍洛河,桃柳成行,高楼瓦屋,红绿相间,每当阳春时节,桃花点点,蝴蝶翩翩,莺铭烟柳,燕剪碧浪,其景色之美,别有洞天,不亚于石崇的金谷园。隋唐时代这里人烟稠密,每当暮色茫茫,家家炊烟袅袅上升,犹如蒙蒙烟雨,纷纷扬扬,这就是人们赞不绝口的“铜驼暮雨”的由来。
洛阳黄金旅游线路:
AAAA级景区: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庙、龙峪湾、鸡冠洞
伏牛山自然风光:洛阳、铁顶山、玉马水库、西泰山、陆浑水库、白云山、木札岭、天池山、六龙山、龙峪湾、鸡冠洞、重渡沟、老君山
小浪底黄河游:市区、王铎故居、龙马负图寺、汉光武帝陵、黄鹿山、(乘船)八里峡、(上岸)荆紫山
牡丹花会游:王城公园、西苑公园、牡丹公园、国色牡丹园、洛阳牡丹园、关林、龙门、经济技术洽谈会、民俗文化庙会、洛阳灯展
寻根问祖游:王城公园、洛出书处碑、伊尹墓、周公庙、关林、杜康仙庄、二程墓、龙马负图寺、荆紫山
民俗风情游:民俗博物馆、老城步行街区、古墓博物馆、豫西窑洞
古都历史游—小浪底黄河游:龙门石窟、古墓博物馆、白马寺、小浪底水库、吕家庄岛、八里胡同、荆紫山
古都历史文化游:王城公园、龙门白园、关林、杜康仙庄、隋唐洛阳城、豫西窑洞、古墓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白马寺、商城博物馆、玄奘故里、唐恭陵、少林寺
周末观光休闲游:关林、龙门、少林寺、白马寺、龙马负图寺、汉光武帝陵、小浪底水库区、荆紫山、铁顶山、玉马湖、西泰山、杜康仙庄
洛阳道教游:上清宫、吕祖庵、下清宫、老君山、铁顶山
自然生态游:洛阳、陆浑水库、白云山、龙峪湾、鸡冠洞、西泰山
都历史一日游:王城公园、龙门石窟、市博物馆、古墓博物馆、汉魏故城遗址、白马寺、商城博物馆
附:主要景点门票费用(仅供参考)
西苑公园:5元通天峡:20元 龙门石窟:80元 老君山:30元 鸡冠洞:40元 白马寺:35元
龙峪湾:50元养子沟:20元 关林:30元 白云山:40元 天池山:20元 重渡沟:30元木札岭:20元
陆浑湖:20元倒回沟:20元 花果山:25元 灵山寺:5元
部分景点路线指南
洛阳龙门石窟:从市区乘坐81路,53路,60路可直达龙门石窟、白园、香山寺
关林:同龙门石窟
白马寺:从西关乘56路公交车终点下车
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洛阳→伊川→嵩县→栾川合峪镇→白云山
重渡沟:洛阳-嵩县-旧县-潭头-重渡
国色牡丹园:火车站或谷水西乘51路公交车国色牡丹园下车即到
***洛阳长途汽车站有发往白云山、中岳庙、西泰山、天池山、木札岭、倒回沟、神灵寨、小浪底、龙峪湾、少林寺、陆浑水库、重渡沟、花果山、石人山、鸡冠洞、青要山等旅游景点的班次,详细时间请电话垂询 0379-3233186 、 3239453。
洛阳特色小吃
浆面条 不翻汤 新安烫面饺 胡辣汤 潘金和烧鸡 牛、羊肉汤 丸子汤
洛阳名菜
"水席"起源于洛阳,这与洛阳的地理气候有很大关系。 洛阳 四面环山,地处盆地,雨量较少,气候干燥寒冷,民间饮食多用汤类,喜欢酸辣以抵御干燥寒冷。这里的人们习惯使用当地出产的淀粉、莲菜、山药、萝卜、白菜等制作经济实惠、汤水丰盛的宴席,就连王公贵戚也习惯把主副食品放在一起烹制,久而久之逐步创造出了极富地方特色的洛阳水席,并逐渐形成"酸辣味殊,清爽利口"的风味。
所谓"水席"有两个含义:一是全部热菜皆有汤-汤汤水水;二是热菜吃完一道,撤后再上一道,向流水一样不断地更新。全席共设24道菜,包括8个冷盘、4个大件、8个中件、 4个压桌菜,冷热、荤素、甜咸、酸辣兼而有之。上菜顺序极为考究,先上8个冷盘作为下酒菜,每碟是荤素三拼,一共16样;待客人酒过三巡再上热菜:首先上4大件热菜,每上一道跟上两道中件(也叫陪衬菜或调味菜),美其名曰"带子上朝";最后上4道压桌菜,其中有一道鸡蛋汤,又称送客汤,以示全席已经上满。热菜上桌必以汤水佐味,鸡鸭鱼肉、鲜货、菌类、时蔬无不入馔,丝、片、条、块、丁,煎炒烹炸烧,变化无穷。
洛阳水席在洛阳极为普遍,大街小巷的餐馆随处可见,但以老城区南大街附近几家专营水席的“水席园”为佳。当地人并非以大店“真不同”首选。
洛阳牡丹
洛阳人爱牡丹,从古到今都如此。早在《隋志·素问篇》中就有“清明次五日,牡丹华”,以记载隋朝洛阳人赏华场面。北宋中期,洛阳人植牡丹、赏牡丹已达到了空前。司马光曾用诗将洛阳繁荣景象加以描写:“洛阳春日取繁荣,红绿丛中下万家,谁道群花如锦绣,人将锦绣学群花。”著名诗人刘禹锡的《赏牡丹》中有:“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就是对当时人们酷爱牡丹的真实写照。如今,牡丹被定为洛阳市花,大街小巷、机关、学校、公园、厂矿、寺院以及郊县四乡,皆植牡丹,花开时节,登上飞机,从天上俯瞰,全城真可谓花的海洋了。在今天的洛阳,您可以看到牡丹的9个花系,近400余个品种的不同风情,尽情领略洛阳牡丹的天姿国色。
洛阳特产
唐三彩:唐三彩是中国唐代的艺术精华,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唐三彩是指唐代俑器和陶器上的釉色而言。唐时多以红、绿、黄为主,故称"唐三彩"。 三彩是通称,并不限于三种颜色。除红、绿、黄外,还有白、黑、兰紫等颜色。唐代这种艺术珍品,大部在洛阳发掘出来,故有"洛阳唐三彩"之称。唐三彩的作法是将做好的坯体,装在窑内烧至1100度左右,取出施彩,然后再放进烧窑内烧至900度左右即可。唐三彩釉质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铝。呈色剂是各种不同的金属氧化物。唐三彩的造型主要是马、骆驼、人物。
洛绣:洛绣是洛阳传统的工艺品,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绣工精细,针法活波,图案秀丽,色彩雅洁,刺绣有『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说法,并常用谐音和象征性手法。
洛阳宫灯:洛阳宫灯品种繁多,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常见的有白帽方灯、红纱圆灯、六色龙头灯、走马灯、蝴蝶灯、二龙戏珠灯、罗汉灯等等。尤以红纱灯最为有名。其造型优美,宜书宜画,撑合自如,易于保存。既可用于喜庆饰品,点缀升平;又可作艺术宣传,表彰新风。也可作纪念品,赠送亲朋。清代,洛阳宫灯仍很盛行。洛阳老城人李文林,成为一代名师,所作宫灯,年产万余盏,远销省内外。慈禧太后途经洛阳时,赠她一对,受奖铜牌一枚,李家名声大振,终成富贾。40年来,洛阳宫灯大为发展,名师高徒,人才辈出。产品远销国内外。中南海的怀仁堂也挂起了洛阳宫灯。目前,洛阳宫灯品种数百个,制作技术日臻完美。每逢元宵佳节,宫灯遍及全城,增添了节日的色彩。
一个历经数千年的古城,向人们展示着它无穷的宝藏,期待着又一个千年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