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建宁县,黄埠桂阳木偶戏和溪源大岭傩舞,已经走出深山,跨上了现代舞台。
把唱词改为以普通话为主,方言为辅,用幻灯机把唱词放映出来……桂阳木偶戏通过注入现代元素,魅力大增,自2008年以来,年演出100多场次;大岭傩舞从初中生中选拔并培训传承人,如今有30多位傩舞艺人,涵盖各个年龄段……
[探索篇]—— 近百年的木偶戏注入现代元素
提起桂阳木偶戏,不能不提福寿班,余正标是福寿班第四代班主。眼下,福寿班是唯一一个延续近百年但至今仍坚持演出的戏班。
联系了好几次,余正标都在外地演出,我们只能进行电话采访。
木偶戏源于汉,兴于唐,分提线木偶和布袋木偶。
“桂阳木偶戏属于提线木偶,上世纪初传入,到现在已经有近百年历史。”黄埠乡文化站站长黄锡华介绍说,据 《建宁县志》记载,1916年外地木偶戏班到建宁演出后,桂阳、水尾、贤河、陈余等8个村组建起木偶戏班,其中桂阳就有福寿、集胜、盛福三个戏班。
改革开放之初,是木偶戏班最辉煌的时期。附近的村子要请戏,如果没有提前一两个月预订,那根本排不上。县里还把福寿班的木偶戏送去参加全省文艺调演,余正标表演的提线木偶戏 《玩蛇》还获了奖。
但后来随着电视、电影、网络的发展,木偶戏渐渐没落了。 “现在,就只剩我们一个戏班在苦苦支撑着。”余正标说: “只有一些老年人喜欢看,很多时候才十来个观众,最少的一次,台下仅有三个观众。”
2008年,建宁县举办首届民俗文化调演。对于余正标来说,是幸福的一年,他的木偶戏班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从那以后,县里和乡里为木偶戏的复兴,注入了不少现代元素:
乡里为福寿班添置了无线麦克风和扩音器;县乡民俗文化工作者动员余正标,把唱词改成普通话为主,方言为辅,相互结合;乡文化站帮助对剧本删繁就简,使其更加通俗易懂;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木偶戏,县文化馆还帮着联系,让福寿班的木偶戏到县城演出,演出时用幻灯机把台词放映出来……
如今,福寿班每年在外演出100多场次。
与此同时,在县文化馆的指导下,福寿班还准备撰写新的剧本,使剧本内容更适合小学生观看。“让学生了解木偶戏,喜欢木偶戏,桂阳木偶戏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黄锡华说。
眼下,桂阳提线木偶戏传统剧目已整理完成,正在申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篇]—— 从初中生中选拔傩舞学员
临近期末,建宁县溪源中学,八位来自大岭村的男生,已在村里傩舞师傅陈明信的指导下,学习傩舞动作,一招一式看上去已经有模有样了。像这样的傩舞培训,每隔几年,大岭村就要在本村子弟中举行。
傩舞是一种具有祭祀功能的民间舞蹈,从宋代开始,建宁县溪源乡大岭村就有了这一传统民俗活动。“每年农历五月,在祭祀五谷菩萨的时候,就要进行这一表演。”大岭村党支部书记陈松麟介绍说。
现如今,在县里大力挖掘传统民俗文化的背景下,傩舞逐渐走出山村。特别是2008年,大岭傩舞在全县首届民俗文化调演亮相后,着实红火了起来,县里举行的各项重要文化活动,都会邀请他们参加。
“别看大岭傩舞现在这么红火,也曾遭遇过失传的危险。”陈松麟说,在文革期间,这一民俗活动停止后,傩舞道具被烧毁,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老艺人把动作都忘了。
改革开放后,这一民俗活动又逐渐活跃起来。老艺人们凭着印象,一点一滴地把傩舞动作拼凑完整。为了增加观赏性,县文化馆的老师们,对傩舞动作进行了改进,乡里也很重视,为傩舞队新添置了价值上万元的服装道具。
由于村里的老艺人年纪大了,便从村里选拔了一批年轻人,练习傩舞。
陈明信就是那时候学习跳傩舞的。“白天干活,晚上排练,我们一组6个人,在大师傅和文化馆老师的指导下,练了一个月。”陈明信说,他是村里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批傩舞表演师傅。
也正是从那次学习后,乡里建议村里的傩舞师傅,每隔几年,在年轻的子弟中,培养出一批傩舞表演者。为了便于操作,他们今年和乡里的中学联系好,每个月到学校进行授课,直到考核合格为止。
“一是防止这一表演形式失传,二是会傩舞的人多,需要表演时随时找得到人。”陈明信说,现在村里不少人在外打工,过年时才回家,如果平时有演出活动,这些“在家”学员也能派上用场。
如今,村里能跳傩舞的,共有30多人,分属不同的年龄层次。
[发展篇]—— 在传承中与时俱进谋发展
除桂阳木偶戏和大岭傩舞以外,建宁县还拥有众多的民俗文化:黄坊的板凳龙、濉溪的龟蚌舞、均口的宜黄戏、伊家的采茶舞……
但据县文化馆馆长宁萍介绍,真正开展得比较好的,只有木偶戏、傩舞和宜黄戏,其他民俗文化活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早在1994年,建宁县举办建莲节时,县里就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民俗文化普查,从各乡镇里挑选出傩舞、木偶戏、龟蚌舞等一批民俗活动,参加大型踩街活动。从那以后,这些民俗活动逐渐被广大群众所知道。
在2008年进行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建宁县根据摸底情况,为每个乡镇确定了富有各自特色的发展项目。
当年,建宁县举办首届民俗文化调演,共有13个民俗节目上台表演。由于这些民俗活动多年没有开展,从乐曲到唱腔、从服装到道具、从动作到整体造型,都很凌乱。为此,县文化馆派出老师,吃住在村里,与老一辈民俗艺人一起,共同研究整理剧本、制作服装道具、编排动作造型。
“我们都缺少相关的专业知识,再加上要把这些户外表演的民俗活动,搬到舞台上来,改编难度很大。”宁萍说,当时,为了编排傩舞动作,文化馆的老师们不仅网上查找相关资料,还特地到附近县市找民俗专家请教。
“民俗文化的传承,难就难在缺少传承人,归根结底,还是经济效益的问题。”宁萍介绍说,因为不能创收,所以大家学习兴趣不高,没人愿意学,就容易失传。
在宁萍看来,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双管齐下:
从政府角度来说,需要为这些民俗文化培育根基和土壤,多创造机会展示这些民俗文化,并提供一定的资金补助。据了解,目前,建宁县正酝酿出台相关政策,扶持这些民俗活动。
从民俗文化艺人角度来说,需要自觉地对这些民俗文化去粗取精,并在县乡文化部门的指导下,对剧本、道具、唱腔、动作等进行适当改进,做到与时俱进,更加符合城乡观众的审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