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位于歙县的徽州府衙非遗陈列馆内游客参观者络绎不绝。据歙县古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徽州府衙地处徽州古城核心区域,项目设计投资2亿元,已完成投资1.8亿元,整个项目将于今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徽州府衙复建利用原有遗存建筑,采用明中期建筑风格,全部建成后,将和周边的南谯楼等古建筑构成保护群。届时,将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今年以来,歙县大力实施非遗项目抢救、申报、复活、建设以及非遗人才培养五大工程,抢救和复活了许多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了大量非遗传承人才;更是通过搭建活动平台,将非遗项目与旅游紧密结合起来,给旅游经济带来勃勃生机。今年上半年,该县共接待游客297.57万人次,同比增长18.36%;实现旅游总收入22.56亿元,增长21.7%。
歙县率先在全省公布首批县级38项“非遗”名录,至今已公布101项县级“非遗”名录。加大非遗项目申报力度,《徽墨》、《歙砚》、《徽派盆景》3项被列入国家级 “非遗”名录,《叠罗汉》、《顶谷大方》、《西园喉科》等9项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26项被列入市级“非遗”名录。县里成立非遗保护编委会及编辑组,对散落的古徽州民间艺术进行“地毯式”抢救,出版了100余万字的《歙县民间艺术》,对明清以来古徽州民间艺术进行了较为系统、较为完整的搜集和梳理,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该县已完成397项“非遗”名录电子文本、电子目录、资料全集的制作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非遗”专家组验收。
该县还充分利用节会、赛事、活动等各种平台,集中展演展示“非遗”项目。借助气势恢弘的徽州府衙,展示“接任”历史情景剧、“丰瑞里抬汪公”、“黎阳得胜鼓”等民俗活动。在连续成功举办七届的“徽州古城民俗文化节”上,再现和复活“非遗”民俗节目20余个。 《跳钟馗》、《麒麟舞》等节目应邀参加多届中国黄山国际旅游节演出,均获得一等奖。三阳《叠罗汉》在省内外多次演出获得过多项殊荣。徽墨、歙砚制作技艺参加世博会“非遗”展览的现场展示,并赴澳门进行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