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怎么这么热闹?那是个什么东西?”
“米堆出来的大乌龟,好神奇!”
24日一大早,来乌山游玩的三个年轻女孩随着热闹的人群走进了首届乌山高爷庙民俗文化节活动现场。在活动正式开幕前,她们就被高爷庙大厅里的那只大米叠的大乌龟吸引了。
“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吉祥的象征,闽南语中有“摸龟嘴,大富贵”的说法,而“乞龟”则是海峡两岸流传已久的民俗活动。要“乞龟”就要叠“米龟”!所以,早在上周五,福州高爷庙就从澎湖请来4位有多年制作“米龟”经验的师傅前来指导,用1.3万斤的大米叠出了这只长3.5米左右的“米龟”。
72岁的陈兆庆老师傅介绍,“米龟”制作中最难的部分是龟头。“要用木架子先做一个‘七字形’支架,然后将大米堆叠上去,并不时调整位置,选定后用透明胶带捆扎结实,以防倒塌。”
叠米龟有讲究,到了“乞龟”活动的正式环节“摸龟祈福”时,那就更有讲究了。这不,在昨天的活动现场,大伙待米龟被“点睛”后,排起长队,随着工作人员的指导,有秩序地先摸龟头,然后再绕圈摸起乌龟的脚和尾巴。“摸不同的部位,代表不同的寓意。虽然我们还弄不清楚摸哪里是祈求健康,哪里又是代表祈求财富,但全部摸下来,就没错啦!”一位老依姆虔诚地绕着乌龟转了一整圈,乌龟身上只要能摸到的部位她都没放过……
“这还是我们第一次体验‘乞龟’习俗,很有意思。”一位依伯抱着自己两岁多的小孙女雨欣,也凑在乌龟脑袋前,让小朋友伸出小手,仔细地摸了个遍。他称,自己还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以前在福州没见过。
台湾传统文化促进协会副秘书长陈建华介绍,其实台湾的“乞龟”习俗最早还是从福建地区传过去的,现在在福州只是“老水还巢”。如今不少福州人称,自己还是第一次体验这类民俗活动,正说明了两岸民俗文化交流的必要。另外,陈建华称此次前来,他还特意为榕城市民带来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题写的书法“乌山胜境”,为乌山高爷庙主祀桂宫高真人祝寿。
“举办‘乞龟’活动,在我们福州还是头一回。活动会持续到8月4日,在此之前,市民都可以到高爷庙摸龟祈福。活动结束后,我们会将大米捐给福利院及困难家庭,让他们也与大伙共享平安米。”活动主办方一工作人员说。另外,明后两天,乌山高爷庙有评话表演、木偶戏演出,有兴趣的市民可继续前往体验“乞龟”习俗。(寇思琴 蔡传敏 林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