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至27日,在国家文物局的组织下,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孙华教授带领的专家组一行莅临我市,对漳州“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史迹进行实地考察评估。市长吴洪芹,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许荣勇接见了考察组一行;市政府副市长赵静,市政协副主席李惜真等陪同考察。
连日来,孙华教授一行和省文物局领导风尘仆仆、不辞辛苦地深入漳州龙海月港遗址及临江古街(豆巷)、平和南胜窑遗址和华安东溪窑遗址等处,就遗产地的真实性、完整性及保护管理情况等,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考察评估,并通过实地交流、座谈指导等形式,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申遗”的重要意义,对如何加强漳州“海丝”遗址的研究、规划、保护,推进“海丝”申遗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市领导表示,漳州将严格按照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在“海丝”遗址的基础研究、修缮保护、环境整治、规划展示等方面,积极主动作为,采取各种措施,组织落实推动,力争我市“海丝”遗址列入中国申遗预备名单。
据悉,“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市与北海、广州、泉州、福州、宁波、扬州、蓬莱等全国8个城市跨省联合捆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项目,于今年5月初通过国家文物局的初步审核。我市确定了3处“海丝”申遗点,分别为龙海月港遗址及临江古街(豆巷)、平和南胜窑遗址和华安东溪窑遗址。此次专家考察,将关系到漳州“海丝”遗址能否列入我国申报世遗预备名单。
据了解,两千多年前开始形成的“海上丝绸之路”,跨越浩瀚大海,把中国与世界连接起来,促进了中外经贸和文化的交流,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漳州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时空中不可或缺的城市,漳州月港是明代我国官方唯一的合法港口,与东西洋贸易,发展多达18条国际航线,波及47个国家,辐射全球贸易网络,成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历史的重要节点。当时,墨西哥等国的丝织品加工原料大都为月港出口。月港每年可纳赋税近3万银两,成为明王朝的“天子南库”。此外,明清时期,漳州陶瓷业日渐繁荣,平和南胜窑及华安东溪窑的瓷器产品经月港大量销往海外,使“海上丝绸之路”演化为“海上陶瓷之路”。(邱丹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