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闽南红砖建筑申遗步伐又有新进展。
泉州南安蔡氏古民居、厦门大嶝岛田墘社区郑氏聚落,将同金门古民居一起,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报名单。一旦进入名单,意味着闽南红砖建筑正式走上了申遗之路。日前,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评估专家、同济大学教授张松,在福建省文物局局长郑国珍等人的陪同下,实地考察福建这两处古民居。
蔡氏古民居,位于南安市官桥镇漳里村漳州寮自然村内,始建清同治六年(1867年),现存较为完整的有23座,每座单体建筑,墙面都以红砖精心组砌,贴面镶嵌各种图案,或有砖錾砌成的隶书或古篆体对联。
大嶝郑氏聚落位于大嶝岛田墘社区,大都建于清末民初。现存红砖古厝148座,其中古拙精美的双落红砖古厝有50多座。其建筑融合周边地区如南安、金门等建筑风格,既有闽南传统式民居,也有当地华侨所建的南洋风格民居。
特别指出的是,在田墘社区的红砖聚落中,用以申遗的亮点集中在“大嶝金门县政府旧址”12栋建筑和艺术价值较高的5栋民居建筑,共17栋。过去近百年来,这里虽饱经战火洗礼,但依然保存得相当完整。
实地踏访
专家赞誉,这是“原生态的博物馆”
高空俯瞰,蔡氏古民居建筑就像一把琵琶,一头大一头小,而石埕上石板之间的缝隙,就像琵琶乐弦。红砖墙、白条石、燕尾脊,一字排开的红砖建筑群落,很是吸引眼球。实地踏访,有着30多年建筑设计经验的张松教授对这座古建筑群兴趣盎然。
“兄弟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蔡氏古民居内到处都有书法字刻,历经岁月的洗礼,部分已经斑驳不清,却仍透着几分雅致。古民居主人蔡资深的第五代后裔蔡宗敬先生介绍,这些书法字刻有的出自蔡资深在大陆的故交,有的来自台湾的文人显贵,内容既有对主人的崇敬和赞誉,也有对蔡氏古民居建筑的夸赞,更有对人生的感悟和领会。了解到如今还有20多户60多人居住于此,张教授赞道,这建筑群简直就是一座“原生态的博物馆”。
建筑之美 现存和已消失的闽南文化的见证
严整的布局,精美的雕饰,蔡氏古民居背后折射的是闽南成熟高超的建筑技艺,极富历史文化内涵。再加上受印度佛教、伊斯兰教及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筑艺术的影响,蔡氏古民居一直被视作研究近代中国沿海中外建筑艺术交流难得的史物资料。那么,在申遗的“路”上,像蔡氏古民居这样的红砖建筑,价值又有几何?
同济大学教授张松:从平面角度看,蔡氏古民居与传统院落类似。但从外观看,红砖建筑就有了明显的差异。尤其在沿海城市,海、蓝天、白云、红砖和谐一体的景观,是国内其他地方无可比拟的。而其木雕、窗雕等装饰物,还有建筑石材,也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柱子,不是木头,而是石头做成,这是因地制宜,可防台风。再比如建筑的细节,曲线的屋脊,雕梁画栋的局部,不管从技术性还是艺术性,都具有独特的价值。而其聚族而居的建筑形态,更是现代建筑所没有的。建议这传统技艺的工匠、技术、烧制的传承,也该同步列入保护。
尤其这次,红砖建筑还是闽台两岸联合申遗,更展现了闽台文化根系连在一起,从建筑、聚落、文化、渊源等方面,都将得到世界的认可。
原泉州市副市长、泉州市城建顾问组组长周焜民:这座建筑建设时间跨度大,目前仍保存较为完整,无愧代表古民居文化。古民居主人蔡资深是菲律宾华侨富商,是资助菲律宾民族独立运动的商人,当过菲律宾第一届国会议员,建筑主人能拥有这一政治地位,也是国内其他古建筑所少有的。
福建省文化厅党组成员、文物局局长郑国珍:蔡氏古民居的价值,目前已符合世界文化遗产六项标准中的第三、四、六项。它既是现存和已消失的闽南文化的见证,是时代建筑的杰出范例,又是海洋、民族两岸文明的见证。尤其是在城区改造的大背景下,这种古建筑正不同程度地濒临灭绝,守护这一遗产,显得极为重要。
以前的蔡氏古民居,作为国家文保单位,原保护的只是单一的一座建筑、一个聚落,蔡氏古民居成功申遗后,就可从世界文化遗产的角度加以保护,接受国际监督,利大于弊。
出路探讨
考虑将周边旧厂房搬至工业园区
在重点保护的基础上,作为闽南建筑的代表,蔡氏古民居该如何利用,也是专家考察、座谈会上讨论的焦点。周焜民认为,应加强蔡氏古民居自然环境、文物风貌环境的保护,例如,周边严禁高层建筑,要有意识地控制房地产开发,如需在其周边配建基础配套设施,则应仍以红砖古建筑形式,用料上要用红料、旧料。
走访中,专家认为,蔡氏古民居周边存在旧厂房问题。南安市规划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官桥正编制总体规划,在加强蔡氏古民居保护的同时,考虑通过规划将旧厂房搬至工业园区,从而减少对古民居的不良影响。
目前,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其损坏较为明显的是德梯厝、梳妆楼等10座单体建筑,现已列入首期修复保护对象,而且是官桥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记者还从南安市旅游部门了解到,南安已委托一设计单位编制了《蔡氏古民居建筑群旅游开发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以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及历史风貌为主题,提出要整治环境、利用现有条件配备少量旅游服务设施,打造集古建筑观赏、闽南文化体验、乡村休闲、商务活动于一体,具有浓郁闽南文化特色的旅游区。(记者 曾小琴 许茵茵 谢向明 通讯员 林瑞声 张天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