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为期40多天的“安仁博物馆月”正式落幕
20万游客给安仁带来千万收入
惊喜、惊奇和惊讶,有位游客在和我聊天时,用了这三个词来形容他对“安仁博物馆月”的感受。
没有原住民的古镇缺少灵魂,而安仁在博物馆和原住民的共存、保护和开发之间找到了平衡点。
5月30日,一名游客将安仁镇公馆老街摄入镜头。
早上六点过,天刚亮,安仁镇公馆老街明轩书栈的肖夏就已经上班了,先给天井水缸里的锦鲤喂食,再打扫庭院里被风吹下的落叶。这一个月以来,书栈的客人比以前增长了不少,很多外地游客上午就开始打电话订房。“如果没有‘安仁博物馆月’,书栈肯定不会吸引如此高的人气。”肖夏对华西都市报记者说。
为期40多天的“安仁博物馆月”正式落幕。从4月20日至5月31日,由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和成都文旅集团联合主办的“安仁博物馆月”系列活动,注定会在小镇安仁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以“博物馆与生活”为主题,举办了建川·第二届红色收藏交流会、重绘世界地图、“把博物馆带回家”等文化展览、学术会议、产业促进会、招商说明会、文化节目展演等二十余项活动,越来越多的游客被吸引到这座有着别样风情和厚重历史的小镇,5月安仁的旅游收入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350万元。
用四川安仁镇老公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的话来讲,“安仁博物馆月”的举行,标志着安仁“营销元年”的正式到来,这也是中国首个以月度为时间跨度的博物馆庆典活动。
人气之旺
游客陡升三倍老电影光盘被抢光
公馆老街44号门前,一件封存于玻璃箱里的老旧电影机、一块用粉笔写着“今日放映”的小黑板,总能吸引游客好奇的目光。
这里曾经是刘元瑄公馆,如今,斑驳的门廊上方换上了一块“电影博物馆”的匾牌。这处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的电影馆,收藏了约22万件与电影相关的珍贵藏品,它们全部来自民间收藏家曹贵民。
去年,曹贵民带着近20年的数十万件藏品正式落户安仁。一个月前启动的“安仁博物馆月”给小镇带来的种种变化,让老曹更坚定了要在这里长期安营扎寨的信念。
5月29日,老曹捧着一摞厚厚的打印纸来到刘元琥公馆内的老公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办公室,激动地说:“最近来电影博物馆的游客增长了很多,馆内的老电影DVD都销售一空了,所以我不得不赶制一大批老电影拷贝。”在那摞打印纸上,他罗列了400部需要赶制的老电影清单。“这段时间来我博物馆的游客每天最多达1250人,而以前每天最多只有300人。”
通过“安仁博物馆月”,老曹还发现了“宝贝”。前不久川大博物馆在清理库房时发现了一个老电影拷贝,无法鉴定年代和拍摄内容,通过媒体报道,他们联系上了老曹。他用老电影机放出了这部电影,最终鉴定该片拍摄于1926年之前,是西方传教士在四川、西康等地拍摄的,这是迄今为止关于四川最早的电影纪录片。
人文之盛
吸引国际目光西班牙导演记录安仁
“我对建川博物馆的壮士广场印象很深,抗战英雄塑像被摆放在地图上他们曾经战斗的地方,让英雄们鲜活地存在于你的眼前……”来自西班牙的青年导演RobertoF.Canuto从小就爱逛博物馆,全世界的几大著名博物馆都去过,这次他和中国搭档徐小溪开始只是安仁的游客,但被博物馆月期间的各种活动所吸引,两位80后电影人决定要拍摄一部关于安仁的纪录片,将安仁推广到国外。
5月30日开始,他们在安仁驻扎一周拍摄素材,这部将拥有三个版本的纪录片暂时名为《安仁一日》。
除了Roberto,还有大批来自美国、日本、德国、韩国、日本、意大利等国的文化学者、历史专家和人类学家在博物馆月期间会集安仁。英国伦敦大学教授MichaelRowland、挪威奥斯陆大学教授白苏珊、韩国韩国学中央研究院教授文玉杓等学者均对“安仁博物馆月”评价甚高,他们认为,这个活动可以最大程度地把安仁中国博物馆小镇的影响力传播到国际学术界。
今年“安仁博物馆月”的主题是“博物馆与生活”。四川安仁镇老公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博物馆月期间一共举行了5次“一周一谈”的研讨活动,受邀参加的国内外专家对安仁的发展献计献策。“通过学术研讨,我们也对打造博物馆的概念有了重新认识。”
古镇之魂
与原住民共存保护与开发找到平衡
无论是明轩书栈的肖夏还是电影博物馆的老曹,一聊起“安仁博物馆月”,他们的神情总是透露出难以抑制的兴奋。
这种激动的滋味,安仁镇的原住民杨大姐体会也很强烈。杨大姐在安仁老街上开的“杨醪糟”已经有20年了,店面虽小但名声很大,他们家的红糖冰醪糟堪称古镇一绝。她告诉记者,“博物馆月的客人比以前多了很多,生意也很好做。经常一到下午醪糟就卖光了,有些时候我们提前关门,还有慕名前来的客人敲门买醪糟。”
生活因博物馆月而改变的,还有4岁零7个月大的小文涛。他是地中海贫血症患儿,病情一度引起社区居民和网友的广泛关注。“安仁博物馆月”期间,老公馆公司联合老农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推出“蓝莓义卖”活动,为小文涛筹集了1万多元善款。
四川安仁镇老公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安仁中国博物馆小镇不光有各种分门别类的博物馆实体,不光里面丰富的藏品和展品让人眼界大开,而且安仁镇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建筑和川西民俗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员文军到安仁后,对这里的泛博物馆概念非常赞同。
“博物馆和原住民的共存是安仁一大特色,”文军举例说,乌镇刚开发的时候把原住民迁走了,后来才发现没有原住民的古镇缺少灵魂,而安仁从始至终百分之七十的原住民都生活在这里。这种模式也成了一种发展文博旅游的样板模式,安仁也在保护和开发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成都安仁文博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昆生说,国际上有一个基本共识,就是博物馆行业是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新的引擎。“近几年我们通过实践,发现博物馆的建设对安仁发展效果越来越明显,所以我们希望博物馆月每年都要持续搞下去,争取和老百姓联系越来越紧密。”他介绍,今后的“安仁博物馆月”都要和当年的“世界博物馆日”挂钩,借助这个契机集中推广安仁的博物馆文化,进行地毯式营销。“一个新产品在市场上产生好的效果,不光产品要好,吆喝也要好,所以我们要继续吆喝下去。”
意外之喜
游客之多出乎意料安仁进入“营销元年”
5月31日,为期40多天的“安仁博物馆月”正式落幕,总共接待游客237044人次,安仁镇在“安仁博物馆月”的旅游收入1350万元,与去年同比增长30%。其中,建川博物馆聚落5月游客78692人次、门票151.8万元;刘氏庄园博物馆5月游客9万人次,同比增长60%;公馆老街5月游客数量68352人次,老公馆公司其他营业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5%。
首次尝试效果出乎预料
数据喜人,但其实在博物馆月刚启动的时候,成都安仁文博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昆生心里其实并没有底。
“这是我们第一次尝试做‘博物馆月’,时间很长,活动很多,当时不知道能不能顺利完成,达到最终预期,可是最后的效果却出乎我们所有人的预料。”张昆生介绍说,文博产业历来都是曲高和寡,虽然口号一直很响,但市场接受度不高,而这次“安仁博物馆月”做了一次很有意义的探索。“我们的主要目的首先是要把安仁推广到市场去,其次还要让人们了解——博物馆并不遥远。”
“安仁博物馆月”的总策划兼执行人熊燕在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安仁博物馆月”的成功举行代表着安仁的“营
销元年”已正式到来。“博物馆月带来的种种成效,更让我们坚定了通过搞活动拉动人气的决心和想法。之后我们还有‘发现安仁之美’的微博活动,组织网友在微博上发表关于安仁的美文和美图,并给予奖励。”
引媒体关注迎50亿投资
“安仁博物馆月”活动受到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及全国各家媒体的关注,相关活动通过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天府早报、四川在线、华西都市网、新华网、凤凰网等广泛报道。博物馆月启幕、红色收藏交流会、重绘世界地图、老书画展、公馆老街等专题报道,通过不同媒体传播到川内乃至国内各地。在百度上输入“安仁博物馆月”,相关检索条目高达726000条,微博上相关转发也有上万条。
此外,华西都市网还在世界博物馆日那天发起了“518发现安仁,品味老公馆”网友互动活动,如今,公馆老街布置了66个魔码供游客下载,公馆老街成为中国内地首个大范围使用二维码导游的景区和博物馆。
大邑县委副书记、安仁管委会主任周晓平称,不光是旅游业,整个安仁的餐饮零售业也因此而带动。“不少专业人士对‘安仁博物馆月’给予高度评价,这个月我们争取到了不少投资商和企业来安仁,前后有10多家企业,到
目前签了6个协议,其中包括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的项目,总投资达50亿,最大的一个项目就有18个亿。”
未来将开展更广泛互动
百年安仁,馆藏中国。
世界级中国博物馆小镇,是安仁的未来发展方向。
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告诉记者,“今年5月游客人数增长了50%,我希望博物馆月明年也继续搞下去。”
虽然博物馆月圆满落幕,但今后,安仁还会有更多艺术展览,还将和西南民大艺术系合作,由著名艺术家甘庭俭牵头,将一座废弃多年的水塔改造成覆盖满版画的艺术品——无板之塔,成为安仁镇的新地标。此外,“崔永元电影传奇馆”也将落户于此。
而在北京游客周女士看来,博物馆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她与家人在安仁住了一个星期,老街的悠闲生活、川西民俗风情、文化丰厚的博物馆群落,都让他们流连忘返。举办了“老树画画”个展的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刘树勇,则决定9月还要带着他的陶瓷展览,回到安仁。
正如策划人所说,“博物馆月结束了,但安仁和游客的互动并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