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网消息,近日,记者从福建省莆田市文管办获悉,5处市级文保单位将彻底退出城区,集中迁建至绶溪公园,按原状原貌重建。这5处文保单位包括朱天贵祠、薛公池和咏归亭、修史堂、翁氏民居和林氏民居,它们将与莆田市博物新馆相呼应,形成新的历史文化景观。
据悉,目前,薛公池和咏归亭、修史堂、翁氏民居的古建构件已下架保存,尚存在原地的只剩朱天贵祠和林氏民居。文物古建筑迁建项目总投资4500万元,目前正在征地,筹备资金,计划9月份动工建设,明年年底完成迁建。
置身四面现代高楼之中,矮旧的瓦房形单影只。21日,记者在莆田市区东大路看到,朱天贵祠已经破败不堪,只剩下一个屋壳,屋顶长满了杂草,周围遍布垃圾。在朱天贵祠对面开店的柯朝晖说,这座祠地势比较低,每到下雨天,祠里都有五十多厘米的积水,由于年久失修和白蚁侵蚀,房屋陆续倒塌,如今已成为危房。“我小时候还在祠里游玩过。”柯朝晖说,在他的记忆里,朱天贵祠气势恢宏,祠内还有一张妈祖像。记者随后找到朱天贵祠的主人林妹丕,她告诉记者,四十多年前,郑家向朱家购买了这座祠,当时住在祠里的有几十人,到去年只剩下一位87岁的老人住在祠里。今年连老人也搬出去了,朱天贵祠也就彻底被废弃。
记者了解到,朱天贵祠是康熙收复台湾后给予朱天贵封赠所建的专祠。莆田市文管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座祠坐东朝西,正厅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抬梁与穿斗木结构,建筑保存清初原构。
林氏民居深陷高楼中还住着十户居民
在莆田市区梅园东路,林氏民居藏匿在路面1米之下,站在民居大门坦,抬头可见马路上车辆呼啸而过。这座大宅两厢已经被改造为楼房,仅剩中间的大门厅。记者走进门厅,只见曲径幽深,大小天井一个连着一个,方形的地板砖红得发亮。
“这老宅原本没这么低,当时老宅前有一条北河。梅园路改造后,抬高了马路,这才让老宅比马路矮了一截。”住在民居里的郑女士告诉记者,林氏民居是他们的先祖林文俊宅第,林文俊是明正德六年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右侍郎。听宅里的老人说,原本这宅里还有许多匾额等珍贵的历史文物,可惜在上世纪60年代全毁了。
郑女士说,民居里还住着10户居民,这座大宅院采光、通风和排水设施都很好,室内冬暖夏凉,很适合居住。一位林氏后人指着红红的地板,惋惜地说:“这地板砖虽已残破,但毕竟是原装的,迁建后不知能否恢复原貌。”
薛公池和咏归亭百年老照片呼唤县学重生
“我有一张薛公池和咏归亭的百年老照片,希望能对文物的复原提供比对帮助。”莆田市民蔡先生得知薛公池和咏归亭将移建绶溪公园,非常高兴。蔡先生说,薛公池和咏归亭原是莆田县县学旧址,可惜这个文物点已经消失了。2008年,咏归亭拆除前,他还特地请人去拍了一张照片留念。记者了解到,薛公池和咏归亭文物面积为2317平方米,位于市区胜利路文献广场南侧,与其毗邻的县人民体育场原是宋代莆田县署旧址。
据记载,北宋咸平三年,大理寺丞薛奎来莆田担任知县,重修衙署,引水成池,建亭榭,薛奎离任后,民众思其德政,将衙署命名为“薛公池”。明洪武二十九年,莆田县知县任益筑台池中,建亭台上,亭名“咏归亭”。
原县学建筑群在上世纪60年代被撤废后,只剩下薛公池和咏归亭。2010年,有关部门决定将其迁建至绶溪公园中的延寿溪旁。据悉,薛公池和咏归亭迁建后将重现池亭楼阁、繁花似锦的园林风貌。
修史堂宋史巨著诞生地早已被拆除
在莆田市图书馆,特藏文献资料室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一部明嘉靖年间的《宋史新编》。他告诉记者,这部古籍已被国家收入珍贵古籍保护名录。
据记载,明代史学家柯维骐辞官在柯氏宗祠内研究史学。他有从学者达400多人,花了20年心力,写成《宋史新编》200卷。后世史学家对该书极为推崇,日本学者和英国史学界人士都认为,这是一部研究宋史的佳作,所以柯氏宗祠也叫“修史堂”。它也是莆田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4年,曾有群众反映,荔城区胜利北路南段城市改造,使修史堂受到破坏。记者从文管部门了解到,修史堂已于2009年被拆除,部分木构件则被编号保存了下来。
翁氏民居昔日“大宅门”不见踪影
记者在莆田市区梅园路城北市场西侧观桥看到,原翁氏民居所在地已经被围挡起来,几名工人在工地上穿梭忙碌。昔日的“大宅门”早已不见踪影。“2010年4月26日被拆的!”住在附近的一位市民说,他至今还清楚地记得翁氏民居被拆的那天,觉得很惋惜。
记者从莆田市文管办了解到,翁氏民居建于清嘉靖年间,到了道光年间才完工。行制上沿袭了莆田地区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在装修装饰上极具地方特色,是典型的清代莆田民居,1993年被莆田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黄凌燕 马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