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晚,2012台湾特色庙会最后一晚,中山路人气爆满,在数十万市民和游客的热捧下,各个摊点又出现了排队长龙。现场工作人员说,昨晚是庙会最热闹的一晚,许多市民依依不舍,纷纷拿出手机和摊主合影,忙得不可开交的摊主顾不上和记者闲聊。在庙会现场,记者采访了正在巡视庙会安保的厦门市旅游局局长黄国彬。
漳泉龙客流超50万
黄国彬告诉记者,尽管今年台湾特色庙会遇上台风雨的天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山路的游客量,但整体业绩仍旧喜人。与第一届相比,这次庙会现场整体布局更合理,把最吸引人的小吃展位安排到原本人气相对弱的中山路东段,使整条中山路人气均衡,空间上显得更宽敞。时间安排也比较合理,中山路的活动从6月15日持续至6月21日,大嶝小镇延长至6月24日,让更多市民和游客可以尽兴逛庙会。此外,今年加大了文艺演出密度,两岸的民俗文化在舞台上得到精彩呈现,体现了一体化、同城化。因此,黄国彬说,中山路、人和路以及大嶝小镇7天所打造出的庙会人流量达到预期,突破200万人次,带来直接旅游收入数千万元。
庙会期间,许多游客来自漳州泉州龙岩等周边城市,据不完全统计,超过了50万人次。尤其是大嶝小镇,吸引了许多泉州游客。通过庙会,一些台湾中南部的旅游精品线路得以推荐给泉漳龙等周边城市市民。
将引进台湾文创产业
黄国彬说,庙会人气如此热闹,既证明了其产品有吸引力,也反映了厦门已经成为两岸旅游市场的枢纽城市,具有相当大的辐射力与带动力。
去年庙会后诞生了人和路台湾小吃一条街,今年将把摊位增至100个,把规模做得更大,层次提高。黄国彬说,我注意到这几天《厦门日报》报道了一些台湾业者和政府部门的人物访谈,他们都对厦门市场表现出很大兴趣,这也说明了庙会的影响力正变得越来越强,已经成为了一个展示台湾形象、引进台资的窗口。厦门政府和旅游部门也高度重视这些呼声,将在合适的地方更多地引入台湾夜市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创新意识,让两岸业者有更好的合作平台与途径。而大嶝小镇将打造成“永不落幕的庙会”,此次深受民众欢迎的两岸企业拔河赛、划拳等民俗活动将根据情况时不时出现在大嶝小镇。
黄国彬还表示,日后还将重点引进台湾文创产业。此次庙会后,参展的文创企业将到集美考察,一些项目有可能落户厦门,基隆驻厦办也将共同参与招商,把厦门打造成海峡两岸旅游文化中心,让台湾特色庙会真正做到“活动在厦门,影响在两岸”。
味友肉粽是闽南食材台湾造的经典。味友大嶝闽台缘餐厅负责人叶坤琪说,他们今年曾前往台湾参加台中庙会,结识了当地优秀的民间大厨,此次专门请台湾大厨助阵,采用台湾传统手艺,利用大陆食材,制成融合两岸特色风味的烧肉粽、鲍鱼粽、鱼翅粽等,受到民众热捧。
一排排鸡蛋整齐地堆放着,一个个脆皮鸡蛋酥色泽金黄,一阵阵香味飘散四周,实在诱人。“我们的蛋糕现烤现卖,味道好,价钱又不贵,很快就卖光了。”台湾脆皮鸡蛋酥店主说,他家的蛋糕烘烤时香味四溢,吃起来外酥里嫩,闻着香,吃着更香,很多人都说好。
台湾车轮饼有三种口味,包括奶油、红豆、香芋等。来自台湾高雄的陈老板说,他使用的材料讲究新鲜,不用油,不沾锅,现场制作,让客人一看就想吃。“咬一口,内馅还会爆浆呢!”陈老板得意地说,他还特意从国外进口“伦敦糖霜”,做出来的车轮饼也适合糖尿病病人食用。
【最新消息】
大嶝小镇-庙会永不落幕
台湾特色庙会大嶝小镇分会场的活动将延至24日
文/海峡生活报记者 庄昭 通讯员林瑞声 蔡江沈 图/蔡建东
21日,众多“吃货”惜别本次中山路台湾特色庙会,如果您还没吃过瘾,不妨移步大嶝小镇嘉年华分会场,那里的活动将延至6月24日,还有大批正宗台湾小吃在等着您。
连日来,大肠包小肠、台南担仔面、花生卷冰淇淋、爆浆鸡排等来自台湾夜市的名小吃以及味友鸭面线、福春姜母鸭等厦门地方小吃共计200多种,在大嶝小镇引来滚滚人流,收获了市民和游客的赞誉。采用台湾传统手法与现代加工工艺相结合的脆皮鸡蛋酥,10分钟就可以成品,一天卖出上千个。台湾车轮饼同样销售火爆,一天也能卖出1000多个。还有融合两岸特色的味友肉粽自庙会开幕以来,已累计销售5万多个,有时一天就能卖出5000多个。
这几天,家住岛内的小莉带着家人往大嶝跑了两趟,每次都从早逛到晚。在泉州工作的小黄周末也到大嶝小镇尝鲜,他说一直以来对台湾小吃“很向往”,可惜没机会去宝岛旅游,这次逛庙会算是解馋了。
大嶝小镇享有全国惟一的对台特殊政策,即原产地台湾的民生产品进口大嶝小镇免征进口关税和增值税。这一专门惠及台湾厂商的免税政策,使大嶝小镇成为全国惟一永不落幕的台湾民生产品展销会。一句话,想体验台味,就常到大嶝小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