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济宁旅行社 济宁旅游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侠盗飞车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掼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word
照片恢复 炸金花
红警之家 掼蛋游戏下载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旅游界 > 国内旅游 > 由大到强 福建旅游业转型提速进行时

由大到强 福建旅游业转型提速进行时

时间:2012-06-26 20:06来源:福建日报 www.yunhepan.com

        中国锦绣河山,八闽景色旖旎。

  山峦俊秀,海岸蜿蜒,森林覆盖率全国居首,在福建,人文和自然风光相得益彰,“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武夷一小丘”是最生动的写照。

  然而,在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新型旅游业态层出不穷的时代,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福建,旅游产业增长相对滞后——去年旅游总收入,江苏以5580亿元居全国之首,紧随其后的广东为4800亿元,浙江为3900亿元,而福建仅为1598亿元。

  苏、粤、浙面积与福建相当,且皆地处东南沿海,相比之下,福建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前不久召开的全省旅游产业工作会议提出,到2015年,全省旅游总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超过3300亿元。

  目标当前,福建要怎样突破瓶颈,唤起旅游产业的潜力,从旅游大省迈向旅游强省?

  转型提速,势在必行

  旅游业在福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从默默无闻的“消费行业”跃升为国民经济新增长点和海西建设重要支撑产业。坐标系的变迁,意味着发展的目标和突破口。

  2009年5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把建设“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确定为海西发展的四大战略之一。

  同年12月,《海峡西岸旅游区发展总体规划(2010—2020年)》将海西旅游列入全国“十一五”期间优先规划和发展的十二大重点旅游区之首。

  2010年春节,胡锦涛总书记来闽视察,提出“要用好福建独特的旅游资源和对台旅游区位优势,打造好海峡旅游这一品牌,努力建设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充分发挥旅游业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今年4月,温家宝总理来闽考察,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力争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旅游产业,再一次站到提速发展的节点。

  定位已然明晰,提速可不可行?

  答案是肯定的。

  这种底气,首先缘于福建变得更“快”。

  曾经,“闽道更比蜀道难”。如今,福建每年新增1条铁路、1条高速公路,温福、福厦高铁建成运行,全省铁路通车、在建、规划各2000公里,国家高速公路网有6条通过,沿海港口群初成,一张通达便捷的海陆空立体旅游交通网络初步建成,旅游可进入条件大大改善。

  这种底气,还缘于福建变得更“活”。

  曾经,福建的旅游资源犹如散沙,经典产品不足。如今,各级政府密集出台政策、措施,全省上下齐心扶持旅游业。《福建省温泉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福建省土楼发展总体规划》、《入闽旅游和对台旅游奖励办法》等相继出台。分散的旅游资源开始抱团闯市场。厦门、武夷山开通“空中快线”,土楼联盟、大武夷旅游联盟相继组建,福建旅游联票将要推出,旅游资源开始盘活。

  福建旅游业蓄积了由大到强的转变能量,提速发展势在必行。

        生态文化 必由路径

  旅游产业提速,福建瞄准两大关键词——生态、文化。

  “双世遗”武夷山景区,通过持续发展茶文化产业项目和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将山、水、茶元素融入旅游,逐步从普通的风景区发展为集丹峰、青峦、清溪、碧水和灿烂历史文化为一体的国际化高水准的5A级景区。《印象·大红袍》成为武夷山的文化品牌,公演一年便创造演出380场、观众40万人次、门票收入近5000万元的佳绩。

  曾是闽西北山区小县的泰宁,科学开发自然旅游资源,融入本土文化元素,把县城当景区建,发展特色历史民俗文化业。如今,泰宁坐拥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5A级旅游景区等2块世界级、18块国家级品牌,创造了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模式——泰宁路径。

  “福建土楼”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整合成立土楼联盟,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成为除武夷山、厦门之外的福建又一重要旅游品牌,吸引海内外游人络绎于途。原生态客家歌舞集《土楼神韵》更走向台湾。

  去年,我省出台《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各地结合中华文化游主题,加大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力度,挖掘和包装了朱子文化、茶文化、海上丝绸文化、妈祖文化等文化旅游产品。旅游部门、景区和旅行社联手串联文化资源,推出闽南文化旅游线、闽西文化旅游线、红色之旅文化旅游线、闽中文化旅游线四条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和红色文化旅游区等文化旅游八大片区。

  生态和文化,是福建旅游业转型提速的必由路径,专家和业内人士多有建言。

  “福建应充分发挥生态和文化资源优势。”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长郑耀星说,“生态旅游是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旅游形式。发展生态旅游,实现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共赢,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旅游与文化融合,是都市旅游最具活力、最有魅力的领域,创新文化旅游,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才能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

  “福建乡村游应注重创意。”刚从台湾考察回来的省旅游局政策法规处处长肖长培说,“必须摆脱单纯依赖山水资源的简单开发模式,进入创意驱动、文化为魂、全面提升产业附加值的深度开发新阶段,才能实现点石成金的蜕变,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要延伸旅游产业链。”福建省春秋国际旅行社宝中旅游副总经理胡尚颖说,“生态资源最适宜延伸的就是运动休闲。我们可以培育一些主打运动体验、运动休闲的度假区,策划以重大赛事观赏为主要内容的体育旅游。比如全省有62个水乡渔村,观光型占绝大多数,应考虑加入体验元素,朝休闲运动型方向创新。”

  三大课题 攻坚突破

  具备提速的底气,明晰转型的路径,但要踏实前行,还须在科学规划、管理体制创新、资金投入三大课题上攻坚突破。

  在实施海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的基础上发展滨海旅游,是我省旅游业提升发展的新发力点。在厦门小嶝休闲渔村,政府依托海岛资源搭建海豚野化训练示范基地,游客不仅可赏景,更可增长科学知识、体验渔民劳动。在东山湾畔,经过排污管深挖深埋、养殖渔排清理整顿,昔日脏乱臭的海滩变成漂亮的海滨浴场。

  但滨海旅游不能一哄而上,前瞻的科学规划尤为重要。“《福建省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福建省现代海洋服务业发展规划》即将出台,指导全省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其中针对滨海旅游发展布局、邮轮游艇业、海洋文化与创意产业分别作出详细规划。” 省海洋与渔业厅相关负责人透露。

  一直以来,我省的大多数景区过分依赖“门票经济”,又分属不同部门管理,产业管理难以形成合力。一些地方先行先试,尝试改变固有的单一机制,引入市场主体参与管理。长泰县山重村采用“公司+政府+农户”模式发展乡村旅游,政府负责基础设施建设,公司负责相关配套服务设施,村委会协调相关建设工作,景区每年接待游客量和营业收入两项指标都呈两位数增长。

  上杭县五龙村,村民在政府指导下实行捆绑式联合经营,成立生态农业发展合作社和农家乐协会,制定规章制度,进行统一管理,游客络绎不绝,村民收入逐年增长。

  在资金投入方面,有专家建议,传统景区开发要避免重复投入,应更关注新兴业态。这两年,部分引入旅游产业的资金投到邮轮游艇、温泉康体、商务会展、动漫产业园、汽车俱乐部等新兴业态和旅游装备制造业,成效初显。厦门建成了国内最大的国际邮轮码头,龙岩志高动漫科技产业园将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第五代主题公园,福州的“五个一批”温泉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全省游艇、旅行车、太阳镜、旅游帐篷等旅游装备产品出口跃居全国前列。

  同时,有关部门正加强与央企、境外实力企业磋商,引入金融资本进入旅游行业。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省旅游局局长郭恒明说,目前,我省正在推进十大生态旅游项目和十大文化旅游项目建设,以项目支撑带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这些项目总投资近千亿元,都是涉及文化、农业、工业、体育等相关产业的旅游综合体,所在区域相对集中,具有产业聚集性质。

  郭恒明说:“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的《省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在保证重大旅游项目用地、财税优惠、放宽市场准入和经营范围、鼓励资本引进、扶持企业发展、拓展旅游市场等方面都有具体建议。这些实惠,将更多地吸引金融资本进入旅游行业。”(吴毓健 储白珊)

 


    上一篇:南靖土楼 跑进 “动车时代”
    下一篇:福建开启首趟吴哥窟直航包机 143名游客从厦出发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旅游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