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第二届泉州海峡两岸关帝文化节”开幕式将在泉州通淮关岳庙广场举行,届时,泉州通淮关岳庙文化展示厅也将同时开馆。旨在“弘扬关帝灿烂文化,凝聚中华民族情结”的展示厅,除了有大量海内外关帝庙图片之外,还有众多珍贵的历史文物资料,在对中国关帝文化进行寻踪的同时,展现出泉州通淮关岳庙在关帝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这处位于泉州通淮关岳庙的展厅,由泉州市戏剧研究所副所长张文辉设计、布置,开馆后将免费向市民开放。
展厅内有一块清代乾隆年间刻制的残破木牌,这是一副对联的上联,上刻文字“数定三分扶炎汉,讨吴伐魏,辛苦备尝,未了平生事业”,下联已亡佚。木牌对联边角上刻字表明,泉州通淮关岳庙礼乐亭在乾隆七年曾有过一次重修。张文辉介绍,台湾地区的关帝庙最早从泉州通淮关岳庙传入,由当时的台南府分炉至台湾各处,至今香火鼎盛。在台南祀典武庙有一副对联,上联内容与这块木牌一样,仅有一二字出入,可以看出泉台两地关帝文化的渊源。
关帝庙祭祀时,需要用到钟和鼓,在展厅内,有一口名为“通淮武庙钟”的大钟,大钟的铸造年代,可追溯至清代同治年间。由泉州民间信众捐赠铸造的这口钟一直放在泉州通淮关岳庙里供祭祀使用,如今其已是文物。
泉台交流渊源之深,还可以从展厅里展示的一段碑文中体现,这段碑文记述了清代嘉庆年间,台湾彰化信众做的一个梦,关公在这位信众梦中出现,告诉信众,“不要在我面前演我的戏”。(蔡紫旻 石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