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依然需要警惕BAT的“魔爪”。百度的介入最直接,百度地图用户量已经过亿,用户可以用地图寻找附近餐饮等生活服务。被认为已获得移动互联网船票的腾讯,在微信上推出了会员卡。阿里巴巴已经是最大的商品交易平台,商品从实物拓展到服务顺理成章,何况它还将美团、高德等纳入了战略版图。
“无论百度地图还是腾讯微信,在现实和数据上都没出现爆发增长的迹象。”张涛说,品牌定位很重要,关键是当用户要吃喝玩乐时,第一时间用哪个产品。
何况,在生活服务这种想象空间极大的领域内,巨头竞争一定是交叉的,不可能有人完全垄断领域。就像信息,百度因聚合信息成为巨头,但微博、微信上同样可以获取信息。张涛觉得,这样大众点评反而更安全,“像租车、商旅等细分领域,巨头海量用户导过来,很可能一下就把原有公司淹没了。”
至于入股了高德的阿里巴巴,想侵占大众点评的领地也没那么简单。所有服务都是非标准化的,不像商品,再奇特也能分门别类,而用户吃一顿饭,体验取决于当天环境、营业员、厨师等诸多因素。管理商户不能像阿里巴巴那样使用系统和工具,必须建立“地面部队”,用“人”来管理。
“三巨头都想走这条路,也有想象空间,但这不是一条高速公路,而是一条崎岖的山路。”张涛认为,第一,做生活服务必须有部署在各个层次的地面团队,BAT没有管理线下团队的基因和能力;第二,他们没有意愿,生活服务需要专注地做,不是派个小团队就能完成的,赚钱又慢。“一家公司很难同时把两件重要的事情做好,何况他们还得巩固在原有领域的优势。”
兵器二:小船好调头
2011年大众点评获取1亿美元融资时,张涛告诉外界,大众点评是“Groupon+Yelp+Foursquare”。可惜世道变化快,大众点评还未上市,他的类比对象纷纷跌落神坛。
他倒也没为此焦虑。“它们没成为大公司就是因为缺了线下团队,现在它们都想做美国的大众点评。”
如今的路也是张涛一步一步摸索出来的。就在他觉得售卖关键字广告、优惠券的模式太落后时,团购的出现让他眼前一亮。最初他也像美国人那样,把团购理解为营销平台,每天一单,但随着订单增加,他发现团购具备交易平台属性。于是,他看到了大众点评作为生活服务交易平台的未来,2011、2012年两轮融资正是用于大众点评从信息平台向交易平台转型。
如果没有“转基因”,今天张涛未必有底气去争夺巨头的第四个席位。但转基因说起来简单,实则相当于大众点评二次创业,过程极其痛苦。
首先,交易平台与单独售卖广告相比,毛利率会下降,对成本控制和效率要求更高。第二,交易平台要求更高的跨部门沟通的能力。
从实质上看,大众点评的“双重身份”和阿里巴巴拆分为25个事业部很相似。将决策权下沉到一线,公司能获得更快的反应速度,却增加了管理难度。同样,相比一线员工,大众点评转基因后管理团队更受煎熬。
每年张涛会将大众点评的公司目标分解到各个部门,再由高管各自逐层向下分解,但拆解不是简单的加减法。大众点评联合创始人李璟负责销售团队,有时商户需求不能解决是销售的问题,但会影响销售,于是李璟拆解出一个新岗位,设置沟通专员,每天从营销顾问处汇总信息,提交给其它部门并跟踪反馈。他经常对团队说,善于拥抱变化不等于喜欢变化,没有人喜欢变化,碰到变化时都觉得不舒服,“所有员工都要经历非舒适区,包括我在内”。
数字就能体现大众点评执行团队之“重”。目前3000多名员工中,2000多人在线下工作。地面部队负责直接与商家沟通,销售优惠券、关键词推广、团购以及组合营销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