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朝鲜的话题媒体上报道的不少,为了真实地感受一下朝鲜人民的生活情况,笔者于去年7月18日至今年6月24日至26日先后两次去朝鲜旅游。可以说,这两次朝鲜之行都是带着一大堆问号去的,第一次归来感受不错,但我看到的毕竟只是朝鲜边境地区的一个很小的“局部”,而我第二次从朝鲜归来的时候,许多问号都变成了感叹号了。
在朝鲜汉堡包称*碎牛肉饼和面包*来避免语言美国化,一客一千五百圆,普通工人月薪近半,非精英难以问津。
图为在朝鲜快餐店就餐的朝鲜民众。
感受“吃”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几年来,一直传说朝鲜人民在闹饥荒,西方媒体更是夸大其词,竭力渲染。我第一次去朝鲜,旅行团事先打了招呼,说到朝鲜吃不饱饭。于是在过境的前一天,我们每个人都采购了一大堆食品,已备“应急”。当日中午,我们赶到了罗津市。完全出乎我们预料,第一顿饭就很丰盛,8菜一汤,大米饭,鸡、鸭、鱼、肉,新鲜的蔬菜,花样齐全,每人还有一只螃蟹,大家吃得很饱。第二顿、第三吨,顿顿都是如此。大家带过去的食品根本没有派上用场。我问朝鲜的导游小程,老百姓能不能吃饱?小程说,能吃饱。
我们游览了罗津市容,又逛了农贸市场。市场里各种农副产品应有尽有,二斤重的大螃蟹,一只才10元人民币(在朝鲜可以用人民币来购物)。在罗津市和先锋郡,笔者所看到的过往行人都很健康,没有面带菜色的,不像是挨饿的样子。没有要饭的乞丐。这里的人们精神面貌给人感觉是蛮好的。
由过去年的经历,今年笔者再次去朝鲜,就不再带食品了。同团的人仍不信,还是把大包小包的食品拎过去了。这次地一顿饭是在新义州,一上火车就为每人发一份盒饭。主食是大米饭。菜四样:有熟牛肉、炖鸡块、辣白菜和凉拌西红柿。此后3天,每顿饭都能吃饱吃好。在平壤我们下榻的47层羊角到饭店,竟吃上了品种多样味道可口的自助餐,饭后还备有苹果、西瓜等水果。在国内听说朝鲜这几年由于连年的水、旱等自然灾害,粮食减产,不能自给,需要大批进口粮食。
对这个问题,我同朝鲜的导游李镜顺女士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你们现在每人每月粮食定量是多少?”
“30公斤。”
“每公斤大米多少钱?”
“8分钱。”她又补充说:“国家有补贴。国家从合作社收购价,每公斤大米是8角6分朝元,卖给老百姓是每公斤8分朝元。”她围绕这个话题接着向我们介绍了朝鲜农业情况:“为了发展农业,我们从1954年开始到1958年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在农业税收方面是实行实物税制。战前,农民上交国家的实物税占自己收获量的25%;战后,降到20。1%,1959年降到8。4%。到1966年,全国完全废除了农业实物税,从此宣告了没有税制的社会主义农村的诞生。我们是没有税制的国家。”
图为在朝鲜快餐店就餐的朝鲜民众。
图为在朝鲜快餐店就餐的朝鲜民众。
“城乡老百姓都能吃饱饭吗?有没有饿死人?”
“能吃饱,没有饿死人。虽然因为灾害,我们需要进口一部分粮食,但是农民和城里人都有饭吃。”她回答得很肯定。
在乘坐的大巴上,笔者发现一本中文版的《朝鲜》画刊,就拿过来看。2002年6月号,新出版的。我看到了这么一段话:“在‘苦难的行军’时期,全国由于帝国主义联合势力的扼杀政策,经受严重的困难,粮食短缺,电力不足,材料匮乏,工厂停电……。1995年,金正日同志给全党的信中说:‘让我们作为金日成主席的战士、作为他的学生,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国家,紧密团结,艰苦奋斗……’江界市发动群众坚持生产,首先是想尽办法解决粮食问题。他们努力探索解决代食品,度过了难关……”。
两次朝鲜之行所见所闻,印证了《朝鲜》画刊上的这段话。沿途看到,无论是山坡还是沟壑,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能够种庄稼的地方都种上了庄稼。在平壤市风光秀美的大同江两岸和居民楼、办公楼的间隙,都可以看到零零星星的小块庄稼地,这使笔者想起了我国人民在上个实绩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那三年的艰苦斗争岁月。令人欣喜的事,朝鲜连续8年经济滑坡已经好转,经济,包括农业已经开始回升。正像画刊上所说的,他们已经“度过了难关”。
感受“穿”
朝鲜人的穿着虽然没有我国那么五彩缤纷,但也都十分整洁、得体。无论在城市和乡村,看不见穿打补丁衣服和衣衫褴褛的人。少年儿童都传统一直做得上白下蓝的学生装。成年人着装有西装、军装和朝鲜民族服装。城乡穿戴无明显差别。
朝鲜很早就解决了人民的穿衣问题。这得益于他们的维纶工业。据史料记载,维纶,是在20世纪30年代由朝鲜的科学家李升基博士(1905—1996)发明的。朝鲜光复后,在金日成的领导下,维纶工业才显出了威力。朝鲜虽然生产棉花,但自然气候不利于棉花生产,加上耕地有限,所以在解决纤维,生产以石灰和无烟煤为原料的矿物纤维——维纶,比生产植物纤维要经济的多,而且大有前途。朝鲜于1961年5月就建成了大型维纶联合企业,并开始投入生产,从此,朝鲜不仅自给自余,而且还大量出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朝鲜人民的穿戴,已不局限于维纶制品,棉毛制品也越来越多了。
当地人在平壤黄金巷球馆内打桌球。负担得起的唯有精英,费用是普通工人六个多月的工资。
感受“住”
去年去朝鲜,当我们跨过图门江,在崎岖的山路上乘车奔驰的时候,映入我们眼帘的一幢幢朝鲜农村的住房引起了笔者的主意。一路上看不到茅草房和土坯房。农庄的房舍全是砖瓦结构。这种虽然称不上豪华的朝式民宅,但令人感觉这种房子结实美观,宽敞明亮,住起来会很舒适。特别是幢幢房子的房脊房檐都涂上白色石灰,远远望去,红墙红瓦配上白色的线条,红白相间,轮廓清晰,使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的村庄,成为体现朝鲜民族建筑风格的一道风景线。渔村的住宅比从事农业的农村住宅条件更好一些。在先锋郡的一个渔村,笔者看到渔民的住宅都是清一色的小楼,很像河南临颍县的南街村和北京郊区的韩村河。
今年去朝鲜,笔者特意向朝鲜导游了解朝鲜全国城乡的住房情况。导游告诉笔者,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由国家免费分配住房,包括市内的衣柜等家具,并且不收房租费。房子多少是按家庭人口多少来分配的。老少三代户,可以分到100多平方米的3室1厅;两代户和刚结婚的可以分到7、80平方米的2室1厅。城乡居民用的水电费用,80%由国家出,20%由个人出,个人只是象征性的缴很少一点钱。
感受“行”
朝鲜的交通建设是比较好的。铁路、公路、海运、航空四通八达。人们得出行是很方便的。交通工具主要是公共汽车、火车、轮船和自行车。笔者两次朝鲜行,均未看到出租车,这可能与朝鲜至今仍实行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有关。铁路方面,笔者从新义州到开城看到纵贯南北的铁路,已经是电气化。
公路方面。朝鲜已经建设了多条高速公路,其中有一条从东海岸的元山经平壤到西海岸的南浦,横贯东西,是目前朝鲜最长的一条高速公路。据介绍,从首都平壤到全国的道、市、郡之间的主要公路已实现柏油路面。而乡间还有沙石路或土路。笔者从图门江过境到罗津市这段50多公里的公路就是沙石路面,但路面平整,维护得很好,路两边绿化得很好。朝鲜森林覆盖率达74%,超过韩国(50%)。虽然有点尘土飞扬,倒也赏心悦目。无论公路或铁路,都非常的干净,绝对没有白色污染。车站与路基两旁看不见任何垃圾,这给笔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尤其令人赞叹不已的是平壤的地铁。进入平壤地铁,给人感觉,一是深,深达120多米,而我们北京地铁据说才20几米至40几米深。二是地铁车站高大宽阔、装饰漂亮,有点像莫斯科地铁的建筑风格。三是利用率高。据导游介绍,虽然总长度只有38公里,却是120万平壤市居民的主要交通工具。每天有过半数平壤居民要乘坐地铁。四是票价特便宜。每乘坐一次,只需1角朝币。
感受“医疗”
朝鲜人民的体质是健康的。在世界上,朝鲜人民的平均寿命是比较高的。这与朝鲜实行全民医疗保健免费制度是分不开的。
据介绍,朝鲜光复后不久,从1947年起就对工人、职员及家属实施免费医疗制。1953年起,在朝鲜全境实施了国家出资的普遍的免费医疗制。朝鲜战争结束后,他们又对私人开业的医生实施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医疗服务体制,从1960年起,朝鲜劳动者和儿童的健康得到更可靠的保护和增进。
随着几十年医疗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在道、3个直辖市、200多个郡的文化体育设施都比较齐全。在平壤,我们看到有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藏书3000多万册、设600个教室、阅览室,每天可接待1万名读者的国家图书馆——人民大学习堂;有建筑面积达12万平方米,设有科学楼、体育馆、游泳馆、艺能楼和剧场,同时可接待5000名学生进行各种课外活动的万景台少年宫;有设有15万个座位、气势恢宏的平壤五一体育馆。此外还有众多小于上述建筑规模的文化、体育设施和青少年活动场所。
朝鲜的体育有许多项目曾在世界竞技场上取得过令人羡慕的好成绩,例如朝鲜“摔跤大王”力道山,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连续5次夺得世界冠军;朴英顺在1975年第33届世界乒乓球竞标赛上获得女子单打冠军,被国际乒联授予“世界乒乓球女王”称号;1999年8月29日在西班牙举行的第7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马拉松比赛中,朝鲜运动员郑圣玉夺得了金牌。
朝鲜的足球也曾在世界上辉煌过,那是在1966年的英格兰世界杯比赛上,它以1:0战胜了意大利队,代表亚洲进入1/4决赛。虽然近年来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朝鲜未能参加某些世界性的比赛,但朝鲜体育的雄厚功力是不可轻视的。
感受“三八线”
笔者一行从平壤出发到板门店参观,共160公里的路程。我们的旅行车队穿过开城,又钻过几个山洞,很快就到达了板门店入口处。朝鲜人民军验过证件后我们就进入非军事区,前面两公里处就是三八线。笔者举目望去,美国的星条旗,朝鲜和韩国的国旗呈三角形,在三八线两侧天空飘扬着。
旅行车把我们送到一处有朝鲜人民军站岗的院落,院里有两栋房:一栋是中朝美韩停战谈判的会议室;另一栋是朝美双方在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地方。签字室内摆着两张桌子,两把椅子,一个是朝方签字用的,一个是美方签字用的。有人贸然坐在美方签字桌前拍照,立即被朝鲜人民军制止了。屁股坐在哪一边照像问题,看是小事,但它有象征意义,所以很敏感。
参观完三八线,它勾起笔者对一段沉痛历史的回顾。在3年抗美援朝战争中,无数中国人民优秀儿女牺牲在朝鲜这片光荣的土地上。着名军旅作家魏巍同志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可成为传世之作,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作战真实而光辉的写照。
三年战争,给朝鲜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美国及其仆从国动用了200多万兵力,大量的飞机、大炮和军舰,对朝鲜的城市乡村狂轰滥炸,实行“焦土战术”。侵略者在朝鲜共投下了448万多吨炸弹和3627万余公斤的凝固汽油弹。平均每平方公里美军就投下18颗炸弹。
美军还使用了大量细菌和化学武器来屠杀朝鲜人民。从朝鲜停战至今已经近半个世纪了,朝鲜人民在自己的国土上进行着和平建设,没有招惹任何国家。然而,“9。11”事件后,美国总统布什却把朝鲜列为三个“邪恶轴心国”之一。人们不禁要问,在当今世界上,谁是真正的邪恶轴心?是谁到处发动侵略战争?是谁在人家的国土上派有20多万军队?是谁至今还在朝鲜半岛上住着3。7万军队赖着不走?是美国!而热爱和平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在国外没有一兵一卒。
美国口口声声说,朝鲜威胁了他的安全,到底谁威胁谁的安全?如果不带偏见,答案也是清楚的。美国今年把国防经费的数字增加到了3790亿美元,约占全世界国防费的40%。美国用这么多钱花在军事上,要干什么?那不是明摆着的吗?
由于朝鲜人民一直处于被封锁、被包围、被威胁之中,朝鲜党和政府不得不提出“军事优先”的国策,不得不实行“全军干部化、全军现代化、全民武装化、全国要塞化”的主体军事路线,不得不把人民军员额保持在110万(韩国军队是87万),不得不发展自己的远程导弹等尖端武器,不得不用约占财政预算的14。6%的军费来加强自己的国防建设,尽管这个比率低于世界上许多国家。
上世纪末以来,在帝国主义和平演变政策下,那么多社会主义国家变质了,垮台了,而朝鲜仍然如傲雪欺霜的松柏,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不能不令全世界革命人民包括中国人民的尊敬和钦佩。
感受平壤
平壤市因柳树多历史上号称柳京。在满目苍翠的牡丹峰下,碧波荡漾的大同江和普通江穿城而过,它给这座城市增添许多风采。平壤有许多不同风格的大型建筑,最高的建筑有100多层。三年战争结束时,平壤已变成一片废墟,连一块囫囵砖瓦都难以找到。美国曾预言,平壤若恢复建设,需要100年。
美国低估了朝鲜人民的力量。在很短的时间内,朝鲜人民很快把平壤建设得比战前更漂亮、更宏伟。作为朝鲜的首都,有许多方面是令人赞叹和惊奇的:无人随地吐痰,无人乱扔垃圾,无人摘画折木。家家没有防盗门、没有护窗栏。路上的自行车没有锁。
大街小巷见不到乞讨的,见不到打架斗殴的,见不到衣冠不整的。这里没有贫富贵贱之分,工资收入差别不大。最低工资100朝元(相当于人民币420元),最高工资350朝元,那些采煤、炼钢等艰苦岗位上的工人,可与专家教授等高级知识分子拿一样高的工资。
除了退休的老人和未上学的孩子,见不到闲人。大家都有事干,都在工作、劳动或学习。这里的商店没有欺诈行为,没有假冒伪劣商品。猪牛羊肉绝对没有注水;粮食、蔬菜、水果绝对没有污染。这里没有私营企业,没有股市,没有市场竞争,没有坑蒙拐骗,没有商业广告,没有律师,没有税收,没有婚介所,没有灯红酒绿,没有“三陪小姐”,…… 平壤是这样,全国都是这样。
当我们参观结束,在即将离开朝鲜的火车上,一路陪同我们的朝鲜导游李镜顺女士意味深长的告诉笔者,她读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题目是:《我生活在朝鲜真幸福》,这是她发自内心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