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上海市长宁区的携程大厦,办公区一望无际,每个楼层的几百位员工都坐成一排排,几乎没有区隔,独立办公室很少。电梯前面的屏幕上是携程内部员工拍摄的MV,本土乐队GALA的成名作《Young for you》被携程员工改编了歌词并拍摄了欢快的MV,一遍遍重复播放。
携程的氛围正在被翻新。它迫切希望自己变为一家年轻的公司。2012年,它最大的动作就是将无线部门单独列出无线事业部。重返携程的CEO梁建章办公室摆设极少,干净利落,隔着落地窗玻璃,可以直接看到外面的程序员。
2012年,携程投身价格战与艺龙肉搏,与去哪儿持续较劲,还要抽空面对在线旅游市场中一夜间冒出的无数APP。股价大幅缩水,外界质疑不断:它如何应对移动互联网时代?投身商战,是否意味着霸主地位岌岌可危?甚至是——它的生意模式是否out了?
在《创业邦》记者与梁建章的对话中,他回应了其中一些质疑,但记者能清楚感觉到,正如与他相熟的朋友所言:梁建章喜欢用事实说话,他其实并不太在乎外界的评论,也并不在乎是否能将舆论说服。
而我们关心的是:携程的霸气,还能维持多久?
质疑一:携程模式:过时?永不过时?
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了,在线旅游行业的新产品多得出奇。表面上看,似乎是这股新力量点燃了携程的危机。“深入来讲,携程的挑战来自于酒店和机票行业的信息化发展,这个趋势是不可逆的。”投资了“冰点酒店控”的蓝驰创投投资经理吴佳捷说。
在此我们简单回望一下携程的初期。1999年,一系列与旅游相关的网站上线,旅游公司、旅行社纷纷触网,携程不是其中最早的,也不是最有资源的。但它打破了“线上旅行社”的思路,把酒店、机票等当作产品拆开销售,可以由用户自行搭配。
“如果让我总结携程成功的根本原因,很简单,一群不懂旅游的人去做了旅游网站。”创新工场副总裁、上海公司总经理王世忠是携程元老之一,“将酒店、机票拆开销售的最早的架构是梁建章搭建的。”
此后携程在呼叫中心服务上修炼颇多,它拥有一套极为标准的流程,是几个创始人一遍遍斟酌的结果。携程的本质是旅游分销业的中介服务商,以佣金为收入。如果你不在乎价格,携程是个安心的选择,因为在短暂的电话通话中进行比价的可能性几乎为零。由于早期分销、零售价格不透明,携程在行业中拥有高昂的返佣比例。
时过境迁,IT化发展让信息变得透明,用一位在线旅游业“小喽啰”(其自称)的话说,“产业环境变了”。同一套架构、同一种逻辑,历经14年,携程的生意是否会过时?
“在未来,在线订酒店和机票,最方便的样子是怎样的?最好是系统通过你的眼神或什么,自动发现你要订机票、酒店,然后给你自动推荐。”梁建章说,“但是没这么超前。最终还是要回到同样的流程:展现给用户产品,由用户选择,因此会有搜索、展示、预定的过程。生意本质上还是像携程这样,只不过订的时候可以是手机或其他工具,查询或支付方式会有变化,用户可以不必重复填写个人信息。”
而外界的质疑也有理有据。机票领域,中国民航总局下属的中航信开始部署移动互联网,机票价格透明化;酒店依然有不透明的余地,但经IT洗礼后纷纷建立了自己的预订系统,完善了会员体系。
“成本上升,毛利集体下降,大家都愿意做直销了。OTA都是在赚差价,服务一群不希望和酒店打交道的人,但OTA的需求的确在下降,中外都是如此。”吴佳捷说。
梁建章则解释,“我相信后台的东西不会变太多,你看这么多年都没什么变化。另一方面,中航信的强项是航空公司的资源,但它在客户一端比较弱,我们这类公司还可以继续创新。”